[发明专利]用于液相反应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10375.6 | 申请日: | 201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D·梅耶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7C17/16;C07C19/03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陈平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相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改进液相反应的反应动力学、节省液相反应中使用的反应物、和/或制备液相反应的更纯气态产物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反应区和至少第一和第二吸收区;
将来自所述反应的液体的一部分分为至少第一流和第二流,并且调节所述流的至少一个的温度和/或流速;以及
将第一液体流引导至第一吸收区,并且将第二液体流引导至第二吸收区;
使气态产物流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流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吸收区内接触,并且使气态产物流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流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吸收区内接触;
其中在气态反应流内的任何气态反应物或气态副产物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吸收到来自所述反应的液体中。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使所述反应区内所需的反应条件基本上保持。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降低第二流的温度,并且不降低或较小程度地降低第一流的温度。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吸收区邻近反应区,并且第二吸收区远离反应区。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使其中吸收有气态反应物或气态副产物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返回到反应区。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用来移除在气态产物流中残留的任何气态反应物或副产物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附加步骤。
7.一种用于改进甲醇液相氢氯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节省甲醇液相氢氯化反应中使用的反应物、和/或制备甲醇液相氢氯化反应的更纯反应产物的方法,所述甲醇液相氢氯化反应提供包含甲基氯的气态产物流,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反应区和至少第一和第二吸收区;
将来自所述反应的液体的一部分分为至少第一流和第二流,并且调节所述流的至少一个的温度和/或流速;以及
将第一液体流引导至第一吸收区,并且将第二液体流引导至第二吸收区;
使气态产物流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流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吸收区内接触并且使气态产物流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流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吸收区内接触;
其中在气态反应流内的任何甲醇、氯化氢和/或水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吸收到来自所述反应的液体中。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降低第二流的温度,并且较小程度地降低第一流的温度。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吸收区邻近反应区,并且第二吸收区远离反应区。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使其中吸收有甲醇、氯化氢和/或水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返回到反应区。
11.一种用于制备气态产物流的液相反应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
液体反应区;
至少两个吸收区;
一个或多个导管,所述导管将所述反应区与所述吸收区的每一个连接;
其中所述导管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对于它操作性设置的温度调节机构和/或流速调节机构。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一个导管,所述导管被分裂以与每个吸收区连接。
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用于每个吸收区的单独导管。
14.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温度调节机构包括急冷器。
15.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收区是串联布置的。
16.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收区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泡罩塔、填料塔或这些的组合。
17.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应区和至少两个吸收区被并入单个容器中。
18.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含用来促进反应物与液体副产物流分离的另外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另外的处理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汽提塔。
19.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预备反应器,所述预备反应器包括液相反应器或者气相异相催化反应器。
20.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含用来促进气态反应物和副产物从气态产物中分离的另外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另外的处理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汽提塔、洗涤器、反应器或这些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