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酮基丙二酸化合物或其水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0325.8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谷真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67/313 | 分类号: | C07C67/313;C07C67/31;C07C69/675;C07C69/716;C07B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张淑珍;梁兴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基丙二 酸化 水合物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丙二酸二酯等丙二酸化合物与亚氯酸化合物反应,而远较以往更有效率地制造酮基丙二酸二酯或其水合物等酮基丙二酸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酮基丙二酸二酯或其水合物是作为与二胺反应而制造吡嗪-2-酮-3-羧酸酯衍生物时的原料而有用的化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4及非专利文献1-2)。尤其在由芳香族二胺制造喹唑酮(quinoxalinone)衍生物的方法中,该反应已用于医药或农药等的制造。
以往,作为由丙二酸二酯合成酮基丙二酸二酯的方法,已有直接方法及间接方法的报告。不过,其方法均因试剂的毒性或不易处理等而未进行工业化。作为由丙二酸二酯合成酮基丙二酸二酯的方法,已知有例如以二氧化硒(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产率是以所使用的二氧化硒为标准的理论产量的32.3%)、三氧化二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4,产率为74-76%)、三氧化铬(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6,产率为70%)等氧化剂使丙二酸二酯氧化生成酮基丙二酸二酯的方法。不过,在上述方法中,存在试剂的毒性、试剂的安全性以及操作性不佳,产率低,需使用特别的反应装置或需使用过渡金属等问题。
同时,也已知有以下生成酮基丙二酸二酯的方法:将丙二酸二酯的活性亚甲基部分为溴取代的化合物与硝酸银反应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7)、将丙二酸二酯的活性亚甲基部分为偶氮基取代的化合物与二甲基双环氧乙烷(dimethyldioxirane)反应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8)、将丙二酸二酯的活性亚甲基部分为亚甲基取代的化合物与臭氧反应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及9)、将丙二酸二酯的活性亚甲基部分为羟基取代的化合物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反应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等。不过,上述方法有使用远比丙二酸二酯更为昂贵的丙醇二酸(tartronic acid)作为原料的难题,或必须预先修饰丙二酸二酯的活性亚甲基部分而造成经济上和操作上的问题。同时,尚有需使用昂贵的试剂、需使用特殊的反应剂、需使用特别的反应装置、需使用昂贵的催化剂、或需使用过渡金属等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32938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34846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429611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WO 2005/21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15134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W. Clark-Lewis等,J.Chem.Soc.,1957,430-439.
非专利文献2:Fumio Yoneda等,J.Chem.Soc.,Perkin Transactions 1,1987,75-83.
非专利文献3:S.Astin等,J.Chem.Soc.,1933,391-394.
非专利文献4:A.W. Dox,Organic Syntheses,4,1925,27-28.
非专利文献5: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3711(2001).
非专利文献6:Liang Xian liu等,Chinese Chemical Letters,3,1992,585-588.
非专利文献7:Chem.Abstr.123:256144.
非专利文献8:Antonio Saba,Synthetic Communications,24,695-699(1994).
非专利文献9:Lutz F.等,Organic Syntheses,71,214-219(199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缺点的、新颖的酮基丙二酸二酯等酮基丙二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特殊反应装置或反应剂、可在平稳条件下工业化的、新的、简便的酮基丙二酸二酯等酮基丙二酸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者针对有效率地制造酮基丙二酸二酯等酮基丙二酸化合物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丙二酸二酯等丙二酸化合物与亚氯酸化合物进行特异性的反应后,可使丙二酸衍生物的亚甲基部分选择性地氧化而生成相应的酮基体,据此发现而完成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携音乐的挤牙膏器
- 下一篇:醇基膏状凹凸棒竹叶杀菌保鲜剂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