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记物及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9740.1 | 申请日: | 201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横井良彦;桥本泰志;斋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人体内留置支架的过程中利用含有例如X光摄影装置的识别机构来确认支架在体内的位置时有利的标记物和设有该标记物的支架。
背景技术
例如,在治疗动脉瘤时,多使用由覆膜(グラフト)覆盖被称作支架的圆筒状器械而成的覆膜支架。该覆膜支架以缩径的状态收容在鞘中而输送至患部,在需要治疗的患部从鞘脱离而扩径留置在此。因此,血液在留置于动脉瘤内侧的覆膜支架的内侧流动,能够防止血液的压力作用于动脉瘤。
在将覆膜支架留置于患部时,需要准确地设定位置。因此,在手术中使鞘到达目标患部,之后识别覆膜支架的位置并同时使该覆膜支架从鞘脱离。这样,在将覆膜支架留置于目标患部时,必须识别覆膜支架在体内的位置,因此在覆膜支架上设有标记物。该标记物通常不设置在覆膜上而是设置在支架上。
作为标记物,通常由通过对例如构成支架的支架主线的一部分或支柱的一部分实施镀金或粘贴金箔而成的X光不透过部来构成。并且,通过进行X光摄影来识别该X光不透过部(标记物),从而能够确认支架在体内的位置。
然而,在通过镀金或粘贴金箔而构成X光不透过部(标记物)的情况下,存在该X光不透过部长期受到血流的影响而剥离的可能性。因此,提出有如下的支架,该支架构成为,利用管来保护镀金或粘贴了金箔的部分以防止剥离,即使镀金或粘贴的金箔剥离也不会进入血流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97382号公报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利用管来保护构成X光不透过部(标记物)的镀金部分或粘贴有金箔的部分,由此能够防止剥离的镀金或金箔混入到血流中。然而,对支架主线的一部分或者支柱的一部分实施镀金或粘贴金箔的作业不容易进行。
即,尽管支架主线的直径及支柱的直径互不相同,但通常为0.6mm左右,对这么细的线的一部分实施镀金或粘贴金箔的作业属于极其微细的作业,存在繁杂且作业性低的问题。
另外,为了实现作业性的提高,对支架整体或者支柱整体实施镀金或粘贴金箔,这样会导致成本上升,且剥离的可能性也上升,因此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实施镀金或粘贴金箔就能够通过识别机构识别出的标记物和设有该标记物的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标记物用于确认由线材形成的支架在体内的位置,所述支架通过将支架主线成形为锯齿状而构成,在所述支架主线的锯齿状的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嵌装由能够被识别机构识别出的原材料构成的管。
在上述标记物的基础上,优选所述折回部具有成形为曲线状的弯曲部和与该弯曲部连续的平行部,在所述平行部进行所述管的嵌装。
另外,在上述标记物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管的嵌装在构成锯齿状的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的各支架主线上进行,及/或以捆绑各支架主线的方式进行。
另外,在上述标记物的基础上,当所述管的嵌装以捆绑构成锯齿状的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的各支架主线的方式进行时,优选连从所述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延长配置的其它线材也包含在内进行捆绑。
另外,在上述任一种标记物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管以固定在构成支架的至少一根线材上的状态进行嵌装。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架通过将支架主线成形为锯齿状而构成,所述支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锯齿状的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设有上述任一种标记物。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标记物中,所述支架通过将支架主线成形为锯齿状而构成,在所述支架主线的锯齿状的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嵌装由能够被识别机构识别出的原材料构成的管,因此能够与识别机构的识别方法相对应地发挥良好的作为标记物的功能。
本发明的标记物能够通过在构成支架的支架主线的锯齿状的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嵌装管这样的简单作业形成,因此不需要镀金或粘贴金箔这样复杂的作业就能够形成标记物。
另外,管的嵌装在支架主线的锯齿状的折回部及/或折回部附近进行,由此被嵌装的管能够减小彼此接近的两根支架主线的间隙,能够更好地发挥作为标记物的功能。
另外,折回部具有成形为曲线状的弯曲部和与该弯曲部连续的平行部,所述管的嵌装在所述平行部进行,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管的紧固时的作业。另外,管不易从支架主线的平行部向直线部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尼株式会社,未经马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醇基大黄杀菌保鲜液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氢填充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