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色调色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9124.6 | 申请日: | 201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4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关川彩子;谷笃;栢孝明;田村繁人;神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087;G03G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色 调色 | ||
1.一种黑色调色剂,其包含:
调色剂颗粒,其至少包含:
具有聚酯作为主要组分的树脂(a),
炭黑,和
蜡,和
无机细颗粒,其中
当以0.5℃/min和4.0℃/min的升温速率通过DSC测量的所述黑色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定义为Tg(0.5)(℃)和Tg(4.0)(℃)时,
所述Tg(0.5)为35.0℃至60.0℃,并且所述Tg(4.0)与所述Tg(0.5)之差[Tg(4.0)-Tg(0.5)]为2.0℃至10.0℃,
其中,
当制备将所述黑色调色剂溶解于乙酸乙酯的溶液,并且将所述溶液的浓度定义为Cb1(mg/mL)和该溶液在6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定义为A600时,A600与Cb1之比(A600/Cb1)低于0.15,和
其中,
当制备将所述黑色调色剂溶解于氯仿的溶液,并且将所述溶液的浓度定义为Cb2(mg/mL)和该溶液在6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定义为A600时,A600与Cb2的比值(A600/Cb2)为2.00至6.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
包含于所述具有聚酯作为主要组分的树脂(a)中的聚酯,含有二醇单元作为构成组分,其中所述二醇单元含有50.0质量%以上的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醇单元,并且
所述黑色调色剂在温度40℃和湿度95%RH的环境下的吸水量为0.5质量%至1.5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a)在温度40℃和湿度95%RH的环境下的吸水量为0.5质量%至1.5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a)的酸值为20.0mgKOH/g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a)的羟值为20.0mgKOH/g至80.0mgKOH/g。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基于所述调色剂颗粒,所述炭黑的含量为5.0质量%至15.0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所述黑色调色剂在频率100,000Hz下的由介电损耗ε″/介电损耗ε′表示的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为0.020以下,且体积电阻率为1×1012Ω·c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拍摄的所述调色剂颗粒的截面照片中,所述炭黑的数均分散直径为100nm至5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为在调色剂基础颗粒(A)表面上具有表面层(B)的胶囊型调色剂颗粒,所述表面层(B)具有作为主要组分的聚氨酯树脂(b),所述调色剂基础颗粒(A)至少具有所述具有聚酯作为主要组分的树脂(a)、炭黑和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
所述聚氨酯树脂(b)为含有预聚物二醇组分和二异氰酸酯组分的反应产物的树脂,其中当所述二醇组分的总摩尔数为[OH](mol)和所述异氰酸酯组分的总摩尔数为[NCO](mol)时,所述[NCO]与所述[OH]之比([NCO]/[OH])为0.50至1.00,和
所述聚氨酯树脂(b)为使用1.0质量%至30.0质量%的含有羧基的二醇与10.0质量%至30.0质量%的二异氰酸酯聚合的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b)在温度40℃和湿度95%RH的环境下的吸水量为3.5质量%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当通过滴定法测量所述聚氨酯树脂(b)溶解于四氢呋喃的溶解产物而获得的酸值Vb为Vb(mgKOH/g)时,所述Vb为10.0mgKOH/g至50.0mgKOH/g。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通过至少溶解或分散所述具有聚酯作为主要组分的树脂(a)、炭黑和蜡于有机介质中获得的溶解产物或分散产物溶解于水性介质中,在所述水性介质中,分散有具有所述聚氨酯树脂(b)作为主要组分的树脂细颗粒;从所获得的分散体中除去溶剂;和干燥所获得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1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