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装绿茶饮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8663.8 | 申请日: | 201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笹目正巳;衣笠仁;岛冈谦次;添田孝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伊藤园 |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高旭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绿茶 饮料 | ||
1.容器装绿茶饮料,其中,合并了单糖和二糖的糖类浓度为150ppm~500ppm,二糖浓度相对于单糖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为2.0~8.0,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上述糖类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为1.8~4.0,糠醛相对于香叶醇的含有比例(糠醛/香叶醇)为0.5~3.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其中,上述糖类浓度相对于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糖类/(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的值为5.0~10.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其中,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为15.0~20.0。
4.容器装绿茶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绿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浓度和二糖浓度的糖类浓度调节为150ppm~500ppm,将二糖浓度相对于单糖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调节为2.0~8.0,将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上述糖类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调节为1.8~4.0,且将糠醛相对于香叶醇的含有比例(糠醛/香叶醇)调节为0.5~3.0。
5.容器装绿茶饮料的香味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绿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浓度和二糖浓度的糖类浓度调节为150ppm~500ppm,将二糖浓度相对于单糖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调节为2.0~8.0,将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上述糖类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调节为1.8~4.0,且将糠醛相对于香叶醇的含有比例(糠醛/香叶醇)调节为0.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伊藤园,未经株式会社伊藤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6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1-醛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