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室外机及制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8652.X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好人;岩崎圭志;正木谦一;杉本英夫;东义康;森井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4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室外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包括该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及包括该室外机的制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制冷装置中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配置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大型冷却装置已为人所知。这种冷却装置中众所周知的有如图9所示的热泵冷却装置的室外机a。该室外机a包括壳体c、多个平板状热交换器d及送风机f,该壳体c形成为近似长方体箱状,该壳体c在相向的两侧具有吸气口b,该多个平板状热交换器d配置在所述吸气口b上,并配置在所述壳体c的内部,在主视图中配置成倒M字形,该送风机f配置在形成于所述壳体c的上端面上的喷气口e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8-2028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热泵冷却装置中的室外机a的热交换器d配置为:该热交换器d构成壳体c的平坦的侧面。另一方面,在设置所述室外机a时,会有并联设置多台室外机a的情况,此外也会有紧靠墙壁设置室外机a的情况等等。在所述情况下,需要在所述室外机a的周围确保规定间隔的空间,以让热交换器d吸入空气。
如果要增大所述热交换器d的热交换面积,则需要保持着所述室外机a周围的规定间隔的空间不变使热交换器d沿长边方向增长。然而,若让所述热交换器d增长,室外机a的设置面积加上该室外机a与其它室外机a之间的间隔等所占的面积之和(所占面积)就会增大。这是一个问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不增加设置热交换器时所占的面积的情况下将热交换器大型化。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首先,第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和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该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和该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配置在壳体11的两个侧面部,并且沿所述壳体11的侧面部延伸。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分别包括第一热交换部22和第二热交换部24,在俯视观察时,该第一热交换部22和该第二热交换部24都呈直线状,并向壳体11外侧扩展,以让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的中央部分形成位于壳体11外侧的钝角的顶部20a。
根据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1外部的空气从各个热交换器主体21、23的外侧通过该热交换器主体21、23,流入壳体11内部。流入所述壳体11内的空气在通过所述各个热交换器主体21、23时与在该热交换器主体21、23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还有,第二种热交换器是在所述第一种热交换器中,第一热交换部22和第二热交换部24相互独立构成。各个所述热交换器主体21、23的第一热交换部22和第二热交换部24配置为:形成顶部20a的端部22b、24b彼此靠近。
根据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1外部的空气通过各个第一热交换部22和各个第二热交换部24,流入壳体11内部。所述空气在通过各个第一热交换部22和各个第二热交换部24时与在该各个第一热交换部22和该各个第二热交换部24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还有,第三种热交换器是在所述第二种热交换器中,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和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配置为:在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的端部22a、24a与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的端部22a、24a之间存在规定的间隔。
根据所述第三种热交换器,能够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的各个热交换部22、24与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的各个热交换部22、24的端部22a、24a之间进行壳体11内的保养维修作业等。
还有,第一种室外机包括壳体11和第一到第三种热交换器20中任一种热交换器20。
根据所述室外机,壳体11外部的空气从各个热交换器主体21、23的外侧通过该热交换器主体21、23,流入壳体11内部。流入所述壳体11内的空气在通过所述各个热交换器主体21、23时与在该热交换器主体21、23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还有,第二种室外机是在所述第一种室外机中,所述室外机包括一个壳体11和一个热交换器20,构成一台室外机主体1B,多台所述室外机主体1B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并联。
根据所述室外机,能够在多台室外机主体1B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隔,并且能够将热交换器20大型化。
还有,第三种室外机是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种室外机中,在壳体11中由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包围的区域设置有送风机构13,该送风机构13用来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主体2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主体23供给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