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薄铸造钢带产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8614.4 | 申请日: | 201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D.G.埃德尔曼;C.R.基尔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科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B22D11/06;C22C38/06;B21B1/46;C22C38/04;C22C3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静环 |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铸造 产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轧钢带,其通过包括以下的步骤制造:
装配内冷式轧辊连铸机,其具有位于侧面的铸辊,在铸辊之间形成辊隙,并且形成钢液的浇铸熔池,所述浇铸熔池支撑在辊隙上方的铸辊上并且通过侧挡板限制在铸辊末端的附近,所述钢液具有的组成使得由所述钢液制造的热轧薄铸造钢带的组成包含大于0.25重量%且多至1.1重量%的碳、0.50~2.0重量%的锰、0.05~0.50重量%的硅、小于0.01重量%的铝,
反向旋转所述铸辊使得当所述铸辊移动经过所述浇铸熔池时在铸辊上凝固金属壳,以及
由所述金属壳向下移动经过铸辊之间的所述辊隙以形成钢带,
热轧所述钢带使得在压下量为10%和35%时的机械性能在屈服强度、抗张强度和总伸长方面的变化差在10%以内;以及
在550~750℃的温度卷取所述热轧钢带以提供大部分的含珠光体以及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的显微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钢带,其包括热轧所述钢带使得钢带在压下量为15%和35%时的机械性能在屈服强度、抗张强度和总伸长方面的变化差在10%以内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游离氧含量为5~50ppm。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游离氧含量为25~45ppm。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带的厚度为小于2.5mm。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组成使得所述热轧钢带的锰含量为0.6~1.0重量%。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组成使得所述热轧钢带的铌含量为0.01%~0.2%。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组成使得所述热轧钢带的组成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元素:0.05%~约0.50%的钼、约0.01%~0.20%的钒,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由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的各步骤制造:
对所述热轧钢带进行热浸镀以提供锌或锌合金的涂层。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在热轧压下量为15%和35%之后的抗张强度为至少800Mpa。
11.一种热轧钢带,其通过包括以下的步骤制造:
装配内冷式轧辊连铸机,其具有位于侧面的铸辊,在铸辊之间形成辊隙,并且形成钢液的浇铸熔池,所述浇铸熔池支撑在辊隙上方的铸辊上并且通过侧挡板限制在铸辊末端的附近,所述钢液具有的组成使得由所制造的热轧薄铸造钢带的组成包含大于0.25重量%多至1.1重量%的碳、0.50~2.0重量%的锰、0.05~0.50重量%的硅、小于0.01重量%的铝,
反向旋转所述铸辊使得当所述铸辊移动经过所述浇铸熔池时在铸辊上凝固金属壳,以及
由所述金属壳向下移动经过铸辊之间的所述辊隙以形成钢带,
热轧所述钢带使得在压下量为10%和35%时的机械性能在屈服强度、抗张强度和总伸长方面的变化差在10%以内;以及
在200~550℃的温度卷取热轧钢带以提供大部分的含贝氏体、马氏体以及针状铁素体的显微组织,并且显微组织中含小于5%的多角形铁素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轧钢带,其包括热轧钢带使得在压下量为15%和35%时的机械性能在屈服强度、抗张强度和总伸长方面的变化差在10%以内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游离氧含量为5~50ppm。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游离氧含量为25~45ppm。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带的厚度为小于2.5mm。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组成使得所述热轧钢带的锰含量为0.6~1.0重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带,其中所述钢液的组成使得所述热轧钢带的铌含量为0.0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科尔公司,未经纽科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6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将多个安全时钟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长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