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甲矫正用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8242.5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6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俊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泽蒲公英;铃木俊二 |
主分类号: | A61F5/11 | 分类号: | A61F5/11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矫正 用工 | ||
1.一种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具有能够与甲体接触的中央部和与该中央部连接的卡定部,该卡定部用于从甲的下表面卡定在甲的宽度方向侧部以及前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由线状弹性材料形成,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至少一个端部经由U字形状部与所述卡定部连接,
所述卡定部以使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甲的下表面相接触的方式进行卡定。
2.一种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具有能够与甲体接触的中央部和与该中央部连接的卡定部,该卡定部用于从甲的下表面卡定在甲的宽度方向侧部以及前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由线状弹性材料形成,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至少一个端部经由U字形状部与所述卡定部连接,
所述卡定部由弯曲成圆弧状的所述线状弹性材料形成,在所述中央部与所述甲体接触时,所述卡定部与甲的下表面相接触。
3.一种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具有能够与甲体接触的中央部、与该中央部连接的卡定部和能够粘接在甲体上的粘接部,所述卡定部用于从甲的下表面卡定在甲的宽度方向侧部以及前端部中的任一方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由线状弹性材料形成,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一个端部被所述粘接部包在内部而被固定,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另一端部经由U字形状部与所述卡定部相连接,
所述卡定部以使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端面与甲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卡定。
4.一种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具有能够与甲体接触的中央部、与该中央部连接的卡定部和能够粘接在甲体上的粘接部,所述卡定部用于从甲的上表面卡定在甲的宽度方向侧部以及前端部中的任一方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由线状弹性材料形成,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一个端部被所述粘接部包在内部而被固定,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另一端部经由U字形状部与所述卡定部相连接,
所述卡定部由弯曲成圆弧状的所述线状弹性材料形成,在所述中央部与所述甲体接触时,所述卡定部与甲的下表面相接触。
5.一种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具有能够与甲体接触的中央部和能够粘接在甲体上的粘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由线状弹性材料形成,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的两端部被所述粘接部包在内部而被固定,
所述粘接部能够粘接在甲体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弹性材料由超弹性合金和/或超弹性树脂形成。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由长度为所述甲的宽度的2倍以上的所述线状弹性材料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由长度为所述甲的宽度的2倍以上的所述线状弹性材料形成。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面或曲面内弯曲成波浪形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面或曲面内弯曲成波浪形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面或曲面内弯曲成波浪形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面或曲面内弯曲成波浪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具有至少一个环形。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具有至少一个环形。
1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形状部形成为从上下两表面与所述甲的前端部相接触。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形状部形成为从上下两表面与所述甲的前端部相接触。
17.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由热塑性树脂形成。
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曲甲矫正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由热塑性树脂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泽蒲公英;铃木俊二,未经大泽蒲公英;铃木俊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2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体电池制作方法
- 下一篇:油井用固体生化防蜡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