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组的搭载结构及燃料电池组的搭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7941.8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正木大辅;片野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K8/00;B60L11/18;H01M8/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电池组 搭载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的搭载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搭载有燃料电池的车辆。例如,在某技术中,以燃料电池的多个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与车辆的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在发动机舱内配置燃料电池。并且,在燃料电池内部将冷却水吸收的热量向外部放出的散热器在发动机舱内仍然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燃料电池的前方。并且,对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氧化气体进行压缩的氧化气体压缩装置在燃料电池的后侧与燃料电池单独地安装在车身上。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车辆的地上最低高度和车辆整体的大小的限制,因此在高度受限的发动机舱内无法增加燃料电池的单体电池的数目。因此,难以在车辆上搭载高输出的燃料电池。而且,同样地在高度受限的发动机舱内,难以增大散热器的面积。因此难以在车辆上搭载冷却能力高的散热器。此外,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例如未考虑在车辆碰撞障碍物时等发动机舱内的结构从外部受力时燃料电池的层叠结构以层叠方向为轴发生扭转的可能性。
此种问题在希望减少整体的尺寸、并希望搭载高输出且高刚性的燃料电池及冷却能力高的冷却装置的燃料电池的搭载结构中广泛存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其目的是在燃料电池的搭载结构中,在有限的空间内搭载层叠数量多且扭转刚性高的燃料电池及散热面积大的散热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适用例实现。
[适用例1]
一种结构,用于向车辆搭载燃料电池组,其中,具备:
燃料电池组,具有层叠的多个单体电池和配置在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的两端的第一及第二端板;
第一压缩机,向所述燃料电池组供给氧化气体;及
平板状的散热器,用于对在所述燃料电池组内循环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所述燃料电池组以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所述层叠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端板位于比所述第一端板靠所述车辆的前方且上方处的姿态配置,
所述散热器沿着所述第二端板配置在比所述第二端板更靠所述车辆前方的位置,
所述第一压缩机在所述燃料电池组的下方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板这双方以总计三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
若形成为此种结构,由于燃料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倾斜,因此燃料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的层叠数量不会直接受到发动机舱的高度的限制。而且,由于第一压缩机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端板这双方以总计三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因此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组的扭转刚性。并且,由于散热器沿着第二端板倾斜配置,因此散热器的面积不会直接受到发动机舱的高度的限制。由此,若形成为上述形态,则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搭载层叠数量多且扭转刚性高的燃料电池及散热面积大的散热器。
此外,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倾斜优选小于90度,更优选为75度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度以下。
另外,第一压缩机可以相对于第一端板以一点进行固定,而相对于第二端板以两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并且,第一压缩机也可以相对于第一端板以两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而相对于第二端板以一点进行固定。
此外,第一压缩机可以相对于第一端板以两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而相对于第二端板以两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若形成为此种形态,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组的扭转刚性。
[适用例2]
在适用例1的结构中,
还具备第二压缩机,该第二压缩机用于调节所述车辆室内的温度,且该第二压缩机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压缩机上下方向的尺寸,
所述第二压缩机配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组的下方且比所述第一压缩机靠后方处。
在此种形态中,在倾斜配置的燃料电池组的下方的空间中,更大的第一压缩机配置在前方,比第一压缩机小的第二压缩机配置在后方。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倾斜配置的燃料电池组的下方的空间,而不用增大结构整体就能够配置两个压缩机。
此外,第二压缩机既可以固定在燃料电池组上,也可以固定在第一压缩机上。而且,还可以固定在其他结构上。即,第二压缩机与固定的对象方无关地固定在上述的位置上即可。
[适用例3]
在适用例1或2的结构中,
还具备覆盖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方的防水外壳,
所述防水外壳具备:
孔,用于供将所述防水外壳所覆盖的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相互固定的固定部件通过;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