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氧基化方法及其催化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7838.3 | 申请日: | 201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T.阿罗伍德;D.弗里克;P.埃洛;J.麦克唐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1/16;C07C4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烷氧基化 方法 及其 催化剂 | ||
1.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反应区域中在反应条件下,在含有四配位基Schiff碱金属络合物的催化剂存在下,使环氧烷烃与2-甲氧基-1-丙醇(PM1)接触,产生反应产物,所述反应产物包括具有小于10个环氧烷烃等价物的PM1烷氧基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Schiff碱金属络合物由下式限定:
其中R1、R2、R3、R4、Y1、Y2、X1、X2、X3、X4、X5、X6、X7和X8各自独立地包括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氢、卤素、烷基、链烯基、炔基、烃基、羟基、烷氧基、氨基、硝基、酰胺、磷酰基、膦酸酯、膦、羰基、羧基、甲硅烷基、醚、硫醚、磺酰基、硒基醚、酮、醛、和酯;
或者其中R1、R2、R3、R4、Y1、Y2、X1、X2、X3、X4、X5、X6、X7和X8中的两个或者更多个一起形成选自下组的环:碳环和杂环,所述环在环上具有4至10个原子;
其中R5选自下组:碳碳键、亚甲基、亚乙基、胺、氧原子、和硫原子;
其中Mt+是能够与配体络合产生催化作用的第2-15族金属,其中t是2至4的整数;和
其中A选自下组:中性基团,结合的阴离子基团,未结合的阴离子基团及其组合,其中s是与所述金属结合的A基团的数目,并且为0至2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M是钴。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A选自下组:羧酸根、磺酸根、卤素、烷氧负离子、六氟磷酸根、六氟锑酸根、四氟硼酸根和二(三烷基甲硅烷基)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是非手性的。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外消旋的。
7.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是非外消旋的。
8.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单体、分子量小于15000的低聚物、分子量大于15000的聚合物,和分子量大于15000的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是手性Schiff碱单体的外消旋或者非外消旋混合物的非对映异构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非对映异构的混合物选自:低聚物,聚合物,和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结合到载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环氧烷烃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己烷、环氧戊烷、表卤代醇及其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环氧烷烃和所述PM1存在的比例为约0.01/1至约100/1。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条件包括约-10℃至约200℃的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产物包括未反应的2-甲氧基-1-丙醇(PM1),未反应的环氧烷烃,单烷氧基化的PM1,二烷氧基化的PM1,和重分子量烷氧基化的PM1。
15.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单烷氧基化的PM1在所述反应产物中存在的量为约0.1wt%至约100wt%,基于所述反应产物的总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二烷氧基化的PM1在所述反应产物中存在的量为约0wt%至约10wt%,基于所述反应产物的总重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存在所述催化剂和路易斯酸助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8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