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标签式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7386.9 | 申请日: | 201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政臣;金山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5D25/36 | 分类号: | B65D25/36;B21D51/26;B65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标签式罐,该薄膜标签式罐在罐体的颈缩成形中,能够适宜地抑制在薄膜标签的重叠部上产生的向罐内侧的凹陷(以后称为缩颈褶皱)。
背景技术
以往,不拘泥于罐体部的形状、形成材料如何,为了能够在该罐体部的表面上施加各种各样的漂亮的装饰,将薄膜标签剪裁为比罐体长度长一些,将薄膜标签卷在罐体的外周面并剪裁,将该薄膜标签的两端部叠加而形成重叠部。接下来,利用热辊等使薄膜标签粘着于罐体部。之后,通过在罐体端部上施加颈部向内(neck-in)成形,来制造二片罐用的罐主体的技术被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在罐体的颈部向内成形中,通过将罐体的口部压入锥形的颈部成形模,罐体的口部直径渐渐缩小而形成罐体的颈部。此时,为使罐体与“颈部成型模”的轴心不错开,罐体以在内部插入有圆柱状芯子的状态,压入颈部成形模中从而缩径成形为罐体颈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75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57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2354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所述以往的罐体的薄膜标签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以下称作重叠的方向)构成为相对罐轴方向平行,从而在颈缩成形中,若在该部位作用有伴随直径缩小的压缩成分,则重叠的台阶部上有产生褶皱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为鉴于所述实际情况而发明创造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标签式罐,该薄膜标签式罐能够适宜地抑制在罐体的颈缩成形中的缩颈褶皱的产生。
为达成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薄膜标签式罐,在罐体的外周面以使薄膜标签的两端部重叠的方式卷绕粘着薄膜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部中的至少预定颈部向内成形的罐体部分的重叠部的方向相对罐轴方向倾斜。
本发明的发明者对抑制在罐体的缩颈成形时薄膜标签产生缩颈褶皱的方法进行专心研究时,发现以下情况,通过预定颈部向内成形的罐体的重叠部的方向相对罐轴方向倾斜,从而不易产生在缩颈成形时生成的、由于向材料的压缩成形导致的不稳定现象,其结果适宜地抑制了缩颈褶皱的产生。
更加详细说明,缩颈褶皱会在平行于罐轴方向上产生。在重叠部上,由于薄膜标签为双层,从罐外周鼓起。由此,重叠部被缩颈模强力挤压,向罐内侧方向鼓起,形成缩颈褶皱。如上所述,缩颈褶皱产生的方向平行于罐轴方向并且重叠部的方向平行于罐轴方向的以往的构成,会助长缩颈褶皱,在重叠部产生较大的缩颈褶皱。在这件事中可以判断出使重叠部的方向从罐轴方向错开并倾斜的结果抑制了缩颈褶皱的产生。由以上所述推测:倾斜越大,则褶皱的抑制效果越佳。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薄膜标签式罐中,将所述预定颈部向内成形的重叠部的方向规定为相对罐轴方向被认为有效果的倾斜角度。若倾斜角度小则抑制缩颈褶皱的产生的效果小,若倾斜角度大则抑制缩颈褶皱的产生的效果大,但是由于薄膜标签的冲裁操作和粘着操作会变困难,所以判断为相对罐轴方向10°~60°的倾斜是实用的。
并且在其他的薄膜标签的粘着方法中,通过将重叠部分相对罐轴方向形成为锯齿状,不仅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而且薄膜标签的冲裁和粘着操作也容易,从而能够适宜地抑制在罐体的颈缩成形过程中产生缩颈褶皱。
根据本发明的薄膜标签式罐,能够适宜地抑制在罐体的颈缩成形过程中产生缩颈褶皱。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标签式罐的说明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薄膜标签式罐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薄膜标签式罐的说明图。
图4为以往的薄膜标签式罐中的缩颈褶皱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膜标签式罐100的说明图。另外,图1(a)表示薄膜标签粘着于罐体的形态,同图(b)表示将所述薄膜标签展开的形态。
该薄膜标签式罐100构成为,预定颈部向内成形的重叠部10相对罐轴方向倾斜角度θ,例如30°,罐体部重叠部11相对罐轴方向平行。
如此,由于预定颈部向内成形的重叠部10的方向相对罐轴方向倾斜,从而不易在重叠部10上产生在颈部向内成形时生成的、由于向材料的压缩成形导致的不稳定现象,适宜地抑制了在罐体的颈缩成形过程中产生缩颈褶皱。
图1(b)为图1(a)的罐体薄膜标签的展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