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参数的毫微微小区识别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7078.6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S·纳加拉贾;M·亚武兹;A·D·勒杜列斯库;D·辛格;J·M·陈;P·H·劳贝尔;A·戈尔米;S·南达;L·赵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4 | 分类号: | H04W36/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数 微微 小区 识别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2月10日递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to Enable Handoff for Mobile Stations in Active Call in UTRAN/UMTSNetwork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151,469,2009年4月27日递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Handoff for Mobile Stations in ActiveCall in UTRAN/UMTS Network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173,115以及2009年3月18日递交的、名称为“HNB Identification for UE ActiveHand-Ove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161,250的优先权。以引用方式将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促进用户设备向毫微微小区的提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各种通信内容(诸如语音、数据等等),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通过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建立。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将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分为NS个独立信道,也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使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产生的额外维度,则MIMO系统能够提高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能够支持时分双工(TDD)系统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传输位于相同的频率范围,所以,根据互易原理,能够从反向链路信道作出对前向链路信道的估计。这样一来,当接入点有多个天线可用时,接入点能够在前向链路上获得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在蜂窝网络中,宏节点B(MNB)提供对特定地理区域的大量用户的连接和覆盖。宏网络部署是精心计划、设计和实施的,以便对该地理区域提供良好的覆盖。尽管这种精心的计划是必要的,但是,其不能协调一些信道特性,诸如:衰减、多径、屏蔽等等,尤其是在室内环境中的这些特性。因此,室内用户通常面对一些覆盖问题(呼叫损耗、质量降级),从而导致不好的用户体验。
期望小型化的基站(诸如毫微微小区或家庭节点B(HNB)),以通过扩展建筑物内部的蜂窝覆盖来解决这一问题。毫微微小区是基站的新类型,其安装在用户的家中,并使用现有的宽带互联网连接来向移动单元提供室内无线覆盖。
然而,大量HNB未经计划的部署很可能将产生一些需要解决的挑战。例如,当移动用户接近毫微微小区(例如,蜂窝用户回到住宅)时,期望能够切换到该特定的毫微微小区。但是,唯一地标识该毫微微小区以便促进这种切换是困难的。通常在宏网络中,通过向特定覆盖区域中的MNB分配唯一的主扰码(PSC)来实现对MNB的标识。然而,这在毫微微小区部署中是不可行的,其原因在于与MNB相比HNB的小尺寸覆盖以及有限数量的PSC分配和再使用。然而,简单地仅使用PSC进行HNB标识会导致活动提交(hand-in)过程期间的模糊,其中失败的HNB标识将导致严重的网络性能降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γ-羟基炔酸酯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液压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