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6737.4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河村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2B7/28;G03B3/00;G03B7/097;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在曝光期间使对焦位置发生变化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对于实现景深扩展(以下,称为EDOF)的方式,可以主要示出以下的三个方式。第一方式是指,将所谓相位板的光学元件插入在光学系统,从而使深度方向的模糊均匀。而且,该方式,针对得到的图像,利用预先测定的模糊模式、或通过模拟而计算出的模糊模式,进行图像复原处理。据此,该方式,生成EDOF图像。该方式被称为,Wavefront Coding(以下,称为WFC)(参照非专利文献1)。
第二方式是指,通过设法光圈形状,从而对图像的每个部分区域高精度地进行距离测定。而且,该方式,针对各个部分区域,利用与预先测定的各个距离相对应的模糊模式,进行图像复原处理。据此,该方式,生成EDOF图像。该方式被称为,Coded Aperture(以下,称为CA)(参照非专利文献2)。
第三方式是指,在曝光期间使聚焦透镜或摄像元件变动,从而折叠一律对焦于深度方向的图像(即,与在各个深度使模糊均匀同义)。而且,该方式,针对得到的图像,利用预先测定的模糊模式、或通过模拟而计算出的模糊模式,进行图像复原处理。据此,该方式,生成EDOF图像。该方式被称为,Flexible DOF(以下,称为F-DOF)(参照非专利文献3)。
除了上述的方式以外,还存在以下的方式等:利用透镜的轴上色差来进行深度推定或图像的清晰度检测,并且通过图像处理来生成整体清晰的图像(非专利文献4);以及使用多重聚焦透镜来使深度方向的模糊均匀,利用预先测定的模糊模式、或通过模拟而计算出的模糊模式,进行图像复原处理(非专利文献5)。但是,在原理上这样的方式所具有的缺点是,与上述的三个方式相比EDOF效果小。
进而,从前还存在所谓Focal Stack的方式。该方式是指,拍摄对焦位置(焦点位置)不同的多幅图像,从各个图像中提取被认为对焦的区域。而且,该方式,通过合成提取的图像,从而生成EDOF图像。在该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拍摄多幅图像,因此存在的问题是,拍摄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以及消耗存储量多。
在所述的三个方式中的第一方式的WFC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种类的相位板。其中,最能够得到EDOF效果的方式有,Cubic Phase Mask(以下,称为CPM)、以及Free-Form Phase Mask(以下,称为FPM)。从复原后的画质(伪影少)的观点来看,FPM被视为有希望(非专利文献6)。但是,WFC共同的缺点是具有这样的性质,即,通过插入相位板,从而导致透镜的光轴外的特性恶化(非专利文献7)。具体而言,与来自正面的入射光相比,针对来自正面以外的入射光,不能得到相等的模糊均匀效果。据此,在图像复原时,若以轴上的模糊模式来进行复原处理,则导致复原后的光轴外的画质劣化。
所述的三个方式中的第二方式的CA,通过利用独特的光圈形状,从而提高距离测定精度。根据该方式本身具有的这样的特性,拍摄后的图像以及复原处理后得到的图像的特定频率成分被丢失。也就是说,该方式具有导致画质劣化的缺点。并且,该方式,一般而言,由于与光圈形状无关而与通常的拍摄方法相比光量少,因此对黑暗的地方进行的拍摄不合适。
所述的三个方式中的第三方式的F-DOF是,其中能够得到最良好的画质的方式,EDOF效果也高。并且,由于轴外特性也依赖于透镜特性本身,因此能够容易提高性能。但是,由于即使在曝光中使对焦位置变动,也需要同一被摄体被折叠在同一图像位置上,因此需要利用像方远心透镜,以作为光学上的条件。
对于所述EDOF技术的应用目的,历史最长的是显微镜用途。在本用途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踏踏实实地拍摄静物体,因此从前采用了Focal Stack方式。但是,在该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需要劳力和时间,因此与F-DOF方式的想法一起,被公开在几个文献(专利文献1至4)。对于在显微镜用途上利用F-DOF的方法,公开在曝光中使作为被摄体的试料方变动的情况、以及使透镜镜筒变动的情况。而且,周知的是,在以曝光后的图像复原处理为前提的情况下,若控制变动方法,以总是使图像的模糊均匀,则能够适用使用了单一的模糊模式的图像复原处理方法,因此合理的(专利文献5)。为此,在要变动的对象是摄像元件的情况下,需要以等速度来变动它。并且,在使聚焦透镜变动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与摄像面以等速度变动相当的焦点位移(非专利文献3)。对于变动模式,周知的是,可以是从远方对焦端位置到近方对焦端位置,或与此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