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ΔP功能和限流功能的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6724.7 | 申请日: | 201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珀·诺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图尔和安德森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16K31/12;G05D16/06;G05D16/08;G05D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俊 |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限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调节基于水的加热和冷却系统中流量的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控制通过阀的流动(flow)使得在实际操作情况中获得流动并且该系统的输出功率对应必须实现的要求,并且以这样方式不会出现利用声音或功率控制的问题。
这些变型都与完全阀必须进行控制的静压级(level)和介质中存在的压降相结合。
因为控制阀在变化的系统条件下必须实现其功能,该阀被实行为流动控制阀和压差阀的组合。压差阀限定压差,即Δp值,控制阀暴露于压差。因为Δp值被限于选定值,例如10kPa,并且因为附加地该值独立于整个系统中压力级的变化而大约是不变的,所以可获得适于良好控制功能的最好条件。因此,能够以最佳方式确定控制阀的尺寸,这导致控制阀工作的系统能够被控制使得例如室温被保持在选定阀内而没有温度的波动或例如发生声音问题。
借助本发明,与现有构造相关的许多优点可根据以下方面获得:
-阀的构造允许通过管系统等内的冲洗,该系统中安装有完全阀;
-存在于可测量阀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所有压力级;
-Δp值在操作过程中也是可操作的;
-通风功能被设置在Δp部分内。
-构造布置,其表示形成Δp功能和控制阀功能的两个元件都被形成为完全的半制造物品,其提供质量技术和物流优势。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构造实施例。
另外,本发明必须在不同方面进一步带来技术状态。这可通过本发明予以实现,根据本发明,以下描述的技术主要性的装置按照这样的方式予以构成,其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是明显的。
通过下面的参照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所述附图示出了优选但不是限定性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在本发明示出和描述的具有集成Δp功能的控制阀的实施例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完全阀。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打开位置的阀体的截面图,阀体具有Δp功能,在打开位置塞子关于座打开。
-图4示出了座/塞子的细节图;
-图5示出了Δp部分的第一可替换实施例。
-图6示出了Δp部分的第二可替换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完全阀。
主要部分由配有进口2和出口3的阀体1构成。
优选地,阀体由黄铜合金制成并且进口和出口优选配有内螺纹。
在阀体中,具有处于完全压差控制部分5(以下称作Δp部分5)和完全流动控制部分6(以下称作控制阀6)之间的中间腔4。中间腔是其中通过完全阀的流动已经经过Δp部分以及其中介质/流动中的静压力具有降低的压力级,称作P2,其与完全阀之前,即入口2处存在的压力相关联,该压力级称作P1。在图1中,完全阀之后,即出口处的压力级被称作P3。
在阀体中,还安装有测量接头,分别称作27a和27b。
测量接头27b是经由信号通道25与中间腔4相接触,由此,在该腔内与实行压力测量相关联地获得压力级。
测量接头27a是经由信号通道26与紧邻控制阀6之后定位的空间相接触,由此,在测量接头27b中获得压力级P3。压力级P1还可经由测量接头27b进行测量。
没有详细描述控制阀6的布置,因为其在单独的瑞士申请No.SE602073-9中进行了描述。
原则上,控制阀6根据以下进行工作。控制阀具有座11和塞子18并且塞子被设计为在其外周具有槽口,并且通过阀的最大流动借助塞子可旋转面罩24附近的一个可进行调节,该面罩给出了从塞子向外以及到选定的阀出口侧的变化开口,最大流动由此通过塞子借助单独的制动器或阀上安装的旋钮轴向移动而被限制,并且其中当通过控制阀的流动必须减少时,这些可替换方案向下压其上安装有塞子的锭子以及朝向固定安装的座按压。
图2-4中示出了Δp部分如何建立的。
图2和图3示出了处于其打开位置的Δp部分,即其中塞子8处于其上面位置,在该位置距离座7最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图尔和安德森公司,未经图尔和安德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