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出单元和家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6231.3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D·韦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8/04 | 分类号: | A47B88/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出 单元 家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能运动地保持在家具体上的家具部件的推出单元以及一种如权利要求6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家具。
背景技术
为了给运动的家具部件,例如抽屉设置机电式的推出装置,优选在家具的家具体内优选在后壁上安装铝制横梁。所述横梁使得可以对推出装置进行无级的高度定位,从而不同的运动的家具部件、特别是抽屉的结构都能够移入。对推出装置必要的供电通过设置在家具体之外的相应的供电部件进行。
这种目前为止采用的推出单元的缺点在于,这种推出单元在家具部件上的安装由于大量的构件是非常耗时的并且因此也是高成本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能运动地保持在家具体上的家具部件的推出单元,所述推出单元能够快速和简单地安装在家具部件上,特别是也能够补充装备到现有的家具上。
所述目的通过特征的能运动地保持在家具体上的家具部件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推出单元以及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家具来实现。
本发明有利的实施形式是各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所述推出单元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共同地安置推出装置和供电部件。由此使得可以特别是作为单独装置使用这种推出单元。此外这种推出单元与传统的推出单元相比可以更为经济地制造。
根据一个特殊的实施形式,推出单元的壳体构造成具有插接装置,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另外的推出元件。由此推出单元与另外的没有自己的供电部件的推出装置的连接可以利用简单的机构实现。所述另外的推出装置可以在设置在相同的水平面上的情况下通过单独的接头,例如1、2、3(个接头),而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家具的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家具体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出单元。由此提供了一种具有经济的推出单元的家具,其中推出单元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到家具中并且特别是能够补充装备到没有推出单元的家具中。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推出单元固定在家具体的底板的上方。由此提供了一种设有推出单元的家具,所述家具的底部可以任意靠近地设置在地面上方。
根据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其中设置有供电部件的壳体部件嵌入家具体的底板中。由此使得能够实现向下伸入底板下面的自由空间中的安装深度最小化。在底板具有相应的厚度时,例如在采用轻质结构板时,可以设想不需要穿透底板下面的覆盖层而容纳供电部件。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方面,推出单元固定在水平地设置在家具体的背面上的支承元件上。这种支承元件特别是能够卡接到家具体的侧壁中的孔阵列中,从而推出单元能够简单地在不同高度上固定在家具体上。本领域常见的孔阵列具有例如32mm或25mm的孔间距。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至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4示出家具体和设置在中的推出单元的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其中可运动地保持在家具体上的家具部件已取出,
图5和6示出家具体不同的透视图,其中带有在推出过程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可运动地保持在家具体上的家具部件,
图7示出固定在水平的支承元件上的推出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没有供电部件,
图8示出在图7中示出的推出装置和支承元件的布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9和10示出用于固定在家具体的侧壁上的支承元件的端部件的分解视图,以及
图11和12示出构造成伸缩杆的支承元件带有和没有固定在其上的推出单元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附图说明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涉及推出单元、家具和其他物体在相应的附图中选择的示例性展示和位置。这些术语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就是说在不同的工作位置或者通过镜像对称的设计等这些位置关系可以改变。
如图1至3中所示,推出单元1包括壳体2,在所述壳体中,带有推出杆4的推出装置3设置在第二壳体部件13中,所述推出单元还包括安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2中的供电部件(未示出),用于给推出装置3、特别是电机供电,所述电机驱动推出装置3的推出杆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