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记用油墨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6059.1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武藤真理子;镰田毅;杉村惠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染工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D11/00 | 分类号: | C09D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樊卫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标记包覆电线或该包覆电线用连接器等物品的外表面的标记用油墨。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这种标记用油墨,在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物品的自动标记方法中,公开了为了识别构成线束的包覆电线而用于对该包覆电线的外表面进行标记的油墨。
作为该油墨,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类涂料、油墨(染料类、颜料类)或UV油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43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工业上实际制造线束时,作为标记用油墨所要求的性能,特别是标记后的识别性是很重要的。即,需要具备:在组装线束时用于确认包覆电线与连接器的连接的识别性、以及在将组装到汽车等中的线束进行整理或修理时用于拆卸确认的识别性。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当包覆电线之间的摩擦或包覆电线与连接器的摩擦、或者线束的组装时、拆卸时包覆电线的弯曲等对标记后的包覆电线进行处理时,如果油墨的耐磨损性及耐弯曲性不充分,则会产生标记用油墨从包覆电线脱落而使识别性下降的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油墨,存在如下问题:对于上述的标记后的包覆电线的处理时非常重要的油墨的耐磨损性和耐弯曲性没有任何考虑,使用通常的油墨无法满足上述性能。
因此,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对至少外表面由树脂形成的物品的该外表面进行标记、且标记后的耐磨损性及耐弯曲性优良的标记用油墨。
解决上述课题时,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标记用油墨中作为油溶性树脂而含有的多种丙烯酸树脂,通过调节它们的酸值及羟值的合计值,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即,根据第一方面的记载,本发明为一种标记用油墨,含有有机溶剂、油溶性染料及油溶性树脂,其特征在于,上述油溶性树脂通过混合至少两种丙烯酸树脂而成,上述至少两种丙烯酸树脂中,至少一种丙烯酸树脂的酸值及羟值的合计值为10以下,上述至少两种丙烯酸树脂中,其他的至少一种丙烯酸树脂的酸值及羟值的合计值为70以上。
由此,通过将标记用油墨中所含的上述至少两种丙烯酸树脂的酸值及羟值的合计值分别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够同时实现该标记用油墨的耐磨损性和耐弯曲性。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本发明能够提供用于对至少外表面由树脂形成的物品的该外表面进行标记、且标记后的耐磨损性及耐弯曲性优良的标记用油墨。
另外,根据第二方面的记载,本发明为第一方面所述的标记用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至少两种丙烯酸树脂的各混合比率计算出的上述油溶性树脂整体的酸值及羟值的合计值在40~60的范围内。
由此,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第三方面的记载,本发明为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标记用油墨,其中,上述酸值及羟值的合计值为10以下的丙烯酸树脂可以至少具有来自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另外,根据第四方面的记载,本发明为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标记用油墨,其中,上述酸值及羟值的合计值为70以上的丙烯酸树脂,可以至少具有来自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且分子结构中具有极性调节基团。
另外,根据第五方面的记载,本发明为第四方面所述的标记用油墨,其中,上述极性调节基团可以为选自由羧基及其盐、以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标记用油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标记用油墨,是通过喷墨方式对作为线束的构成构件采用的包覆电线的包覆构件的外表面进行标记时使用的油墨。
上述包覆电线通过将裸电线用包覆构件包覆而构成。该包覆构件通过利用挤出法等将具有热塑性的电绝缘性树脂成形而制作。该电绝缘性树脂中,含有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或聚烯烃树脂等。特别是在包覆电线的包覆构件中所采用的电绝缘性树脂,以往广泛采用聚氯乙烯树脂。
另外,近年来,对于汽车用线束中采用的包覆电线要求脱卤化,因此开始采用聚烯烃树脂来代替现有的聚氯乙烯树脂。采用该聚烯烃树脂的包覆构件,特别难以进行标记,用现有的标记用油墨不能充分标记。
在此,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列举: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类、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等聚丙烯类树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染工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海染工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