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米为原料的食材、使用其的加工食品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5320.6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贝沼靖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静冈县公立大学法人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1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使用 加工 食品 它们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米为原料的食材及使用该食材的例如面包等加工食品及上述食材、加工食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较低的食物自给率中,米实质上达到了100%的自给率。然而,由于近来米的消耗量下降也产生了所谓的米剩余的状况,因此正在进行进一步扩大米的用途的摸索。
另一方面,小麦受到全球规模的气象变动而导致收获量大幅减少,加上商品交易场所中的投机行为,从而使小麦的价格高涨。
结合上述状况,考虑用米粉作为小麦粉的代替原料,在面包、面条等中进行了用米粉代替小麦粉的尝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然而对于由该尝试产生的产品,不一定能够抑制为合适的成本,因而还没有到能够在市场上普及的程度。
其理由在于,在利用米粉代替小麦粉的情况下,的确作为原料的米的市场价格较低,但是加上粉碎米粒时的加工成本,其结果是使米成为了高价的原料。作为阻碍在该米粒的粉碎过程中低成本化的技术上的主要原因是原本米粒自身就极其坚硬。即本来就是以粒状被食用的米粒的胚乳部分非常的坚硬,很难变为微细粉末。因此,为了粉碎米粒需要很大的力,但是由于需要避免由粉碎中产生的热导致的成分的变质,因此不能进行有效的粉碎加工。
作为用于解决对上述的米粒的粉碎过程的低成本化造成阻碍的技术上的主要原因的方法,也提出了将米粒与水一起进行湿式制粉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然而这种方法是用于获得作为米饼、丸子、糕饼等的原料的米粉的方法,并不是考虑以米粉作为小麦粉的代替原料的用途。此外,在该技术思想中,无论如何作为最终目的的产品都是干燥粉,是进行粉碎后干燥而获得粉状体,因此需要除去产品中的水分,并没有积极地利用水分,或没有严密地研究明白水分的作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1754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56-43209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8-3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以上背景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开发以米为原料的食材、使用该食材的加工食品及上述食材和加工食品的制造方法的技术,在本发明中重新考虑了认为原来在制造谷物粉时在加工时理所当然地应当保持干燥状态的技术常识,不拘泥于干燥状态的米粒,基于只要能够达到微粒状态即使是糊状也没有关系的构思,以及存在一定量的水分在加工时对粉碎产生极其有效的作用、此外即使在产品化之后的加工利用时存在一定量的水也能够产生有效的作用的构思,考虑商业性水平的成本,能够充分地用作为小麦粉的代替原料的米代替小麦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记载于技术方案1的以米为原料的食材,其特征在于,在将米粒浸泡在水中而成为米浸泡液的状态下谋求使米粒吸水,之后将米浸泡液全部投入到粉碎机中而进行粉碎,从而获得吸收了水的状态下的米微粒,并且成为处于游离水介于该米微粒之间的状态的米糊。
此外,记载于技术方案2的以米为原料的食材,其特征在于,根据记载于上述技术方案1的技术方案,使上述米粒和水的比率为在重量上1份米粒对应着0.5~1.5份的水。
另外,记载于技术方案3的以米为原料的食材,其特征在于,根据记载于上述技术方案1或2的技术方案,包含在上述米糊中的作为被粉碎的米粒的米微粒的粒径的最大分布范围为1μm~10μm。
此外,记载于技术方案4的使用以米为原料的食材的加工食品,其特征在于,将记载于上述技术方案1至3的任一项的米糊同与米粉不同种类的谷物粉和/或其它的材料混合,并成形为适合食用的状态。
此外,记载于技术方案5的使用以米为原料的食材的加工食品,其特征在于,将记载于上述技术方案1至3的任一项的米糊同与米粉不同种类的谷物粉和/或其它的材料混合,并成形为适合食用的状态,对上述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成为可食用的状态。
另外,记载于技术方案6的使用以米为原料的食材的加工食品,其特征在于,根据记载于上述技术方案4或5的技术方案,上述不同种类的谷物粉为小麦粉,其用于加工面包。
另外,记载于技术方案7的使用以米为原料的食材的加工食品,其特征在于,根据记载于上述技术方案6的技术方案,米微粒代替上述小麦粉的代替率为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静冈县公立大学法人,未经静冈县公立大学法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5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来自构树和忍冬的提取物的抗炎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微电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