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有压花的钢板的加压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5234.5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2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须永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深井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D24/00 | 分类号: | B21D24/00;B21D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栃木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压花 钢板 加压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有压花的钢板的加压成形方法。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汽车的结构构件、增强构件等的需要强度的制品的形成有压花的钢板的加压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先前,例如汽车为了实现用于提高燃耗性的车辆的轻量化和碰撞时的安全性的兼顾,对于结构构件、增强构件等采用高张力钢,但在其制造时,如果使用模具来对高张力钢板进行压制(press)成形,则加工后的制品会发生回弹(spring-back)(欲恢复为原始状态的变形)等,因而压制成形后的形状保持性差,难以制造具备良好的品质的制品,所以要进行预先考虑到回弹量等的模具的形状修正,或者增加用于形状修正的加工工序,因此不经济。
因此,为了实现压制零件的高强度化,开发出了下述方法或称作高频淬火的技术,所述方法是通过在热状态下利用模具来对经加热的钢板进行压制成形(例如“热压(hot press)”),从而利用借助模具的淬火来将钢板制造成高张力钢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高频淬火对于淬火及冷却方法需要高度的技能(know-how),尚未达到通用化的地步。而且,热压由于此类问题相对较少,因此已得到普及而成为通用技术。
但是,先前的热压是通过在压制加工前利用加热炉等的设备来将材料加热至小于熔点的温度(950℃左右)为止的工序和利用压制加工对放入上下模具间的材料进行成形的同时进行骤冷来进行淬火,从而获得1500MPa左右的高强度的制品,然而,虽然实现了高强度化,但不变的是仍然是铁,杨氏模量与被称作普通钢的拉伸强度低的铁并无任何变化,如果材质已确定,则静态刚性随后将取决于板厚而决定,因此会引起下述情况,即,如果实现了高强度化,则无法容易地进行薄板化。因而,至今能够适用热压的仅限定于原本刚性就有足够余裕的制品、或者存在利用扩大剖面积或对剖面形状下工夫等的设计方法来弥补刚性的余地的某些零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054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因此,考虑将即使在相同的材质或板厚下对于相同的位移也需要较大荷重的压花技术视为弯曲刚性的提高效果来使用,但由于先前的借助模具的淬火采用的是在模具的靠近模腔的部位形成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通路,并使冷却后的模具的模腔形成面与板材接触而进行热交换的结构,因此在形成有压花的钢板的情况下,存在接触面积小,无法期待热交换,从而不满足淬火条件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此类问题,以使得即使对形成有压花的钢板,也能以足以淬火的条件来进行冷却。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因此,本发明是一种形成有压花的钢板的加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钢板放入由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的模腔内,通过合模进行加压,并且,对沿着所述模腔且至少在所述上模具或下模具中的任一个中形成的多条热介质通路内以及以使所述模腔与所述热介质通路连通的方式而形成的连通路内供给冷却用介质并使其循环,由此来对所述钢板进行淬火。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形成有压花的钢板的加压成形方法,其即使对形成有压花的钢板,也能以足以淬火的条件来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中柱增强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中柱增强构件的局部平面图。
图3是表示压制上模具与压制下模具打开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压制上模具与压制下模具关闭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中柱增强构件
2:凸部
3:压制上模具
4:压制下模具
5、6:冷却介质通路
7、8:连通路
10: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形成有压花的钢板,考虑有汽车的增强构件即保险杠(bumper)增强构件、车门冲击(door impact)增强构件、中柱(center pillar)增强构件等,以下,将根据图1至图4来对关于中柱增强构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形成构成压花的凸部2且成形后的汽车的增强构件即中柱增强构件1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中柱增强构件1的局部平面图。所述中柱增强构件1是由长方形状的钢板制的厚度例如为0.8mm以上~2.2mm以内的板体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深井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深井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5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蛋孵化用恒温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以及其温度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