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曲向列液晶盒及包含该液晶盒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3606.0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9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戈张;郭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曲 液晶 包含 立体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曲向列液晶(Twisted Nematic,TN)盒及包含该 液晶盒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逐点控制TN盒及包含该逐点控制TN 盒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TN盒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图1所示为现 有的TN盒示意图:玻璃基板11和玻璃基板12以预定间距平行设置, 在基板11、基板12的内表面上分别具有透明电极13、透明电极14, 透明电极13、14的内表面上分别具有配向层15、配向层16,且配向 层15和配向层16的摩擦方向相互垂直;在配向层15和配向层16之 间充满扭曲向列液晶17。当透明电极13和透明电极14之间没有外 加电压时,该TN盒的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该TN盒能使偏振方向 平行于入射侧配向层方向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与入射线偏振 光的偏振方向相垂直的线偏振光出射;当透明电极13和透明电极14 间的外加电压大于等于阈值电压时,液晶17的长轴方向沿电场方向, 此时该TN盒不改变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
现有的一类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器中(参见CN 101387758A), 在普通显示屏前面设置一块如图1所示的TN盒作为光切换装置,通 过对所述TN盒外加电压来控制出射光线的偏振方向,从而实现2D 和3D的显示切换。显然,该TN盒一旦切换则是整屏切换,不能进 行2D/3D的逐点切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另一类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器采用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型的TN盒作为光切换装置, 由于TFT型的TN盒可以进行像素点的切换控制,因此极大地方便了 局部显示面板的2D图像和3D图像的切换显示。但是TFT的制作工 艺复杂,造价昂贵,而且由于需要在透明基板上布置不透明的TFT 电路的信号线、栅线等电路,因此必须采用黑矩阵覆盖布线区域,导 致有效显示面积减小,开口率降低,且黑矩阵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画面 的显示质量,如果去掉黑矩阵,则会在电极的边缘产生亮线,同样影 响画面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逐点控制TN盒及使用该种逐点控制 TN盒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不仅能够逐点控制入射线偏振光的偏 振方向,而且能够增加显示面积、提高开口率、消除电极间亮线、提 高显示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逐点控制扭曲向列液晶盒,包括:顺序设置的表 面有若干个带状第一电极的第一透明基板、第一配向层、扭曲液晶、 第二配向层、表面有若干个带状第二电极的第二透明基板;
所述若干个第一电极彼此绝缘排列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所述 若干个第二电极彼此绝缘排列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且所述第二电 极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排列方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长边为波浪形。
所述逐点控制扭曲向列液晶盒采用扫描方式进行驱动时,所述扭 曲液晶在其分子长轴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排列的状 态下的保持时间长于或等于一个扫描周期。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长边均为波浪形。
所述的逐点控制扭曲向列液晶盒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扭曲液晶封 闭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之间的封胶框。
所述的逐点控制扭曲向列液晶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层 和第二配向层之间的衬垫料,用于确保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 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2D-3D立体显示装置,沿光传播方向依次包 括:用于提供图像光的显示面板、连接有控制模块的所述逐点控制扭 曲向列液晶盒、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
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的图像光为偏振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 第一线偏振光;
所述逐点控制扭曲向列液晶盒中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配向 层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所述逐点控 制扭曲向列液晶盒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用于使所述第一线偏振 光直接透射,或将所述第一线偏振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 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二线偏振光出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3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