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3282.0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7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阳一;山本修尔;田口纯之介;石野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08 | 分类号: | H01G9/008;H01G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电容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电解电容的电极箔和导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解电容的电极箔和导线端子的连接方法,是使电极箔和导线端子重合,使缝合针从导线端子侧进行贯穿,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电极箔和导线端子的毛边,再将该毛边进行冲压加工后将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连接。
在使该缝合针贯穿电极箔和导线端子时,由于在该电极箔的表面形成化成涂层,因此与导线端子接触的多为电极箔的化成涂层,因而成为连接电阻较高的状态。
因此,已知有以下方法:方法之一是,使预先设置了孔眼的电极箔和导线端子重合,使缝合针从导线端子侧进行贯穿,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导线端子的毛边,再将该毛边进行冲压加工后将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连接(专利文献1);以及方法之二是,在电极箔设置4个角落部分别朝着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贯穿孔,在该各个孔眼上与导线端子重合,使形成方形截面的缝合针的4个角部与所述贯穿孔的4个角落部一致,从导线端子侧在贯穿孔内进行贯穿,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导线端子的毛边,再将该毛边进行冲压加工后将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连接(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开昭54-1529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3-2823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电极箔预先设置孔眼的情况下,由于导线端子与电极箔的固定仅仅通过缝合针贯穿时产生的导线端子的毛边来进行,因此有固定强度减少的倾向。另外,近年来要求电解电容实现小型化和大容量化,伴随着这种需求,由于扩大了电极箔的表面积,因此有形成高倍率的蚀刻处理的倾向。使用该高蚀刻箔由上述缝合针进行铆接的情况下,由于电极箔变得脆弱,因此会发生在电极箔的一部分产生龟裂等连接可靠性的问题。特别是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那样,使方形截面的缝合针的4个角部与设置在电极箔上的贯穿孔的4个角部一致而在贯穿孔内进行贯穿的话,电极箔的贯穿孔的4条边会在将缝合针贯穿时整体被按压,这样会对电极箔产生过大的压力,可能会在电极箔的一部分产生龟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解电容是将形成了贯穿孔的电极箔和导线端子重合,使缝合针从导线端子侧进行贯穿,在所述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导线端子的毛边和电极箔的毛边,再将该毛边进行冲压加工后将所述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连接,在所述电解电容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电极箔的毛边和导线端子的毛边形成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再进行冲压加工的连接部;以及将导线端子的毛边形成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再进行冲压加工的连接部位。
这样一来,由于利用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的导线端子的毛边通过冲压加工而陷入电极箔的连接部来连接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而且电极箔的贯穿孔的一部分通过缝合针与导线端子一同形成毛边,该电极箔的毛边和导线端子的毛边通过冲压加工成为一体而形成连接部,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电极箔和导线端子的连接强度。另外由缝合针对电极箔产生的压力仅限于电极箔的贯穿孔的一部分,可以防止对电极箔产生的龟裂等。
另外,本发明的电解电容的制造方法是将形成了贯穿孔的电极箔和导线端子重合,使缝合针从导线端子侧进行贯穿,在所述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导线端子的毛边和电极箔的毛边,再将该毛边进行冲压加工后将所述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连接,在所述电解电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方形截面的缝合针从导线端子侧进行贯穿,电极箔的贯穿孔的一部分利用所述缝合针的角部与导线端子一同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毛边,同时导线端子利用缝合针的边部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毛边,将在该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的毛边进行冲压加工后将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连接。
这样一来,由于通过缝合针的边部在电极箔的背面侧形成的导线端子的毛边通过冲压加工陷入电极箔,从而将电极箔和导线端子连接,而且电极箔的贯穿孔的一部分通过缝合针的角部与导线端子一同形成毛边,该电极箔的毛边和导线端子的毛边通过冲压加工成为一体而连接,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电极箔和导线端子的连接强度。另外由缝合针对电极箔产生的压力仅限于电极箔的贯穿孔的一部分,可以防止对电极箔产生的龟裂等。
另外,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电极箔的毛边形成在电极箔的贯穿孔的多个位置。这样一来,电极箔的毛边和导线端子的毛边被按压成为一体的部分增加,提高了电极箔和导线端子的机械强度。
另外,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电极箔的贯穿孔是方形孔,在方形截面的缝合针的角部相对于电极箔的贯穿孔的角部旋转30~60度的位置,使缝合针贯穿导线端子。这样一来,可以使缝合针的角部高精度地陷入电极箔的贯穿孔的各边的中央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3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本囊对虾虾苗耐寒性能的等级划分与优选方法
- 下一篇:静电纺纱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