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垂直定向的辐射器的内置天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3239.4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6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康赫镇;文荣敏;金国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帕尔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8;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林锦辉;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垂直 定向 辐射器 内置 天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垂直定向的辐射器的内置天线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垂直定向的辐射器的内置天线及其制造方法,该内置天线能够利用构造为与终端的结构匹配的垂直定向的导电辐射器,来根据终端的形状和特征覆盖多个频带和提供多样化的天线形状,使得制造便利性提高并且生产成本降低。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已经持续研发了多种移动通信标准和适应于这些标准所规定的频带的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络趋向于成为具有互联的不同通信网络的集成的基础架构网络,以提供不同服务,使得能够交换语音信号,和实时传输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服务、多媒体服务和Web服务的海量数据。
因此,移动通信终端已经被持续研发,以发射/接收由提供所述各种服务的移动通信网络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在稳定接收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服务方面,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构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具体地,随着近来对移动通信终端的便携性和美观性的需求,现有的杆式天线已经由不同形式的内置天线代替,这些内置天线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内部,并且保证与杆式天线具有相同的性能级别。
现有的内置天线通常包括由塑料结构构成的介电材料(载体),和由其上形成有金属保护层的高导电金属图形(pattern)构成的辐射器。
这种常规的内置天线如下制造。
首先,用一般的装配方法制造内置天线,也就是,利用联接装置将辐射器与介电材料的表面联接。
如图1所示,这种常规的装配方法的问题在于,由于当介电材料10与辐射器20联接时,必须根据介电材料10的外部形状来弯曲辐射器20,并且因此与介电材料10和辐射器20的顶部结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外壳30与内置天线隔开一定间隔,所以空间利用率低。
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二种方法包括激光直接成型(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和双注射(dual injection)。如图2所示,这些方法使得辐射器20能够按照介电材料10的弧形外观而成为弧形,由此防止辐射器20和外壳30之间形成空间。
首先,如图3所示,对于双注射,注射辐射器20和将所注射的辐射器20插入到模具以产生介电材料10,注射设置有一部分的介电材料10,辐射器20形成在该部分中,然后将辐射器20插入所注射的介电材料10。
然而,由于这种双注射法需要多个用于产生外壳和注射体的模具,因此导致生产成本高并且准确性受到质疑,虽然这种方法可能适合大规模生产,但是很少用于小规模生产。
另外,由于辐射器的尺寸根据成型形式而受到限制,所以这种双注射法难以构造复杂的辐射器,并且由于复杂的注射过程而发生产率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另外,由于以上问题,通过双注射法制造的内置天线由于天线区域占据的面积小而使辐射特性低,并且由于天线区域的镀层厚度小而引起的损伤使可靠性低。另外,这种内置天线的问题还在于,由于介电区域占据的面积比天线区域占据的面积相对大,所以这种内置天线的与介电区域对应的部分的效率低。
另一方面,LDS方法是这样的用于制造内置天线的技术,利用激光30蚀刻在LDS树脂40中形成有辐射器20的部分,用金属镀上辐射器20部分,和在金属镀层上形成保护层。
然而,像双注射法一样,LDS法需要用于介电配置的LDS专用树脂,这与双注射法的介电材料具有同样的问题。另外,LDS专用树脂和用于加工LDS专用树脂所需的激光很昂贵,这导致整个天线的生产成本明显增加。此外,LDS法存在天线产率低因而成本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通过利用介电材料能够容易地构造所述天线,通过相对增加金属部分的面积能够提高所述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防止由于介电材料造成的天线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容易地布置和加工为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外壳相配的天线,由此增加移动通信终端的空间利用率和确保天线布置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独特的天线布置方法,与现有的天线布置方法相比,其能够进一步增加天线的结构强度和提高天线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帕尔斯有限公司,未经纽帕尔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3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