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供求运用管理服务器和电力供求运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2479.2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泰志;佐藤康生;渡边雅浩;立原玲奈;大竹裕一;山田龙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孟祥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供求 运用 管理 服务器 系统 | ||
1.一种电力供求运用管理服务器,其通过通信网络与进行电气设备的控制的多个电力运用装置相连接,并对上述电力运用装置发出规定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电力运用装置的控制目标设备信息、表示适用于上述电力运用装置的电量计费单价及其适用期间的适用资费计划组信息、以及预定能量消耗模型,其中该预定能量消耗模型用于预测将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内容和气象状况作为参数来表示每预定时间的耗电量的电力日负荷曲线;
信息取得部,其取得通过上述电力运用装置来进行设定输入的优先控制信息,其中该优先控制信息包含表示有关各用户的舒适性和电费的限制条件的适合度的指标即成本评价值;
控制仿真部,其从上述存储部取得上述能量消耗模型来计算上述电力日负荷曲线,并使用上述计算出的电力日负荷曲线、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适用资费计划组信息以及上述取得的优先控制信息,来对有关上述舒适性和电费的上述成本评价值的预定期间的总计即综合成本评价值进行仿真;
个别用户控制最佳化部,其从上述存储部取得上述控制目标设备信息,生成通过变更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内容来设定的多个候选数据,指示上述控制仿真部对上述生成的候选数据进行仿真,选择上述仿真结果、上述候选数据中的上述综合成本评价值为最小的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内容,并根据该选择出的控制内容来生成上述电气设备控制信息;以及
发送部,其向上述电力运用装置发送上述生成的电气设备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求运用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户负荷拟合曲线部,其使用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预定能量消耗模型,根据上述参数和上述电力日负荷曲线的过去实际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计算误差成为最小的值来作为上述能量消耗模型所定义的上述参数的系数,生成上述各用户的能量消耗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供求运用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仿真部进行以下工作:取得由上述用户负荷拟合曲线部生成的上述各用户的能量消耗模型,通过该能量消耗模型来计算一年间每日的每一预定时间的上述电力日负荷曲线,根据上述取得的适用资费计划组信息,将上述计算出的电力日负荷曲线乘以上述适用期间中的每一时间区段的电量计费单价来计算一年间电费,对照上述一年间电费和上述取得的有关电费的成本评价值来计算电费成本评价值,并对照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内容和上述取得的有关舒适性的成本评价值来计算舒适性成本评价值,对上述电费成本评价值和上述舒适性成本评价值进行合计来计算上述综合成本评价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求运用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通信网络上还连接有进行发电设备的管理运用的系统运用管理服务器,
上述电力供求运用管理服务器还包括用户整体最佳化部,该用户整体最佳化部从上述系统运用管理服务器接收与需求抑制计划量有关的信息,取得上述控制仿真部根据上述个别用户控制最佳化部的指示计算出的各用户的上述电力日负荷曲线,计算用于确保作为电力系统整体所需要的需求抑制计划量的最小电量计费单价,
上述用户整体最佳化部通过上述发送部向上述电力运用装置发送与上述最小电量计费单价有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供求运用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用户整体最佳化部进行以下工作:取得上述控制仿真部根据上述个别用户控制最佳化部的指示计算出的各用户的上述电力日负荷曲线,合成上述取得的各电力日负荷曲线来生成需求抑制图案,计算上述生成的需求抑制图案和根据现状的电量计费单价而计算的各用户的电力日负荷曲线之间的差值来作为需求抑制期待量,选择需求抑制期间内的每个时间区段的上述需求抑制期待量超出上述需求抑制计划量、并且上述需求抑制期间内的需求抑制期待量总量超出上述需求抑制期间内的需求抑制计划量总量的量为最小的图案来计算上述电量计费单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4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