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的方法与相关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2142.1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新加坡亚逸拉***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提供 快速 控制 用户界面 方法 相关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不需鼠标(mouse)的电子设备的便利光标(cursor)控制,且特别有关于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的方法与相关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领域未适当设计的系统中,在没有鼠标可用的情况下,通常使用阵列(array)按键以移动显示在屏幕上的光标。结果,当需要光标远距离移动时,需要耗费用户较长时间按压一个或多个阵列按键,这导致使用相关领域系统的用户的不便。相关领域中提供的响应此问题的方案或许有用,但会引入对应的副作用(side effect)。因此,需要一种增进(enhancing)用户界面以提供便利光标控制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用于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以及提供一种相关电子设备,以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用于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以及提供一种相关电子设备,以通过使用按键及/或按钮实现便利光标控制。应用本发明方法之后,用户可简便地控制显示在屏幕上的光标的移动,更确切来说,远距离移动,而不必使用指引(pointing)设备(例如鼠标、指引杆、触摸面板或触摸屏幕)。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的方法,上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以及上述方法包含:为用户提供多个按键/按钮,以选择屏幕上的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一个,其中每一显示区域对应于按键/按钮中的至少一个相关按键/按钮;以及当按键/按钮中的特定按键/按钮被按压时,选择/突出对应于特定按键/按钮的特定显示区域用于进一步操作。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含控制电路与界面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另外界面电路用于直接/间接从多个按键/按钮接收信号从而将用户行为通知控制电路,其中,电子设备或其至少一个附件为用户提供多个按键/按钮,以选择屏幕上的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一个,以及每一显示区域对应于按键/按钮中的至少一个相关按键/按钮。此外,当按键/按钮中的特定按键/按钮被按压时,控制电路选择/突出对应于特定按键/按钮的特定显示区域用于进一步操作。
以上所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下文的实施方式与相关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将毫无疑问地明白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图2A-2C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特例的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范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为用户提供快速控制用户界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方法涉及的多个显示区域的地理布局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屏幕上的多个显示区域的示意图,其中上述实施方式是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特例。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多个显示区域中的特定显示区域的多个子区域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中所示的方法涉及的可选项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的特定显示区域的放大操作结果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的特定显示区域的放大操作结果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的图3中所示的方法涉及的多个显示区域的地理布局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图3中所示的方法涉及的多个子区域的地理布局的示意图。
图12A-12C分别是根据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的图3中所示的方法涉及的多个子区域的地理布局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的图3中所示的方法涉及的多个显示区域的地理布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因此,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在”。此外,“耦接”一词在这里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在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到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