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单元的雷电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1756.8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4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弗瑞得瑞克·泰龙;托马斯·弗龙特热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B65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宋志强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单元 雷电 防护 装置 | ||
1.一种航空器的雷电防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子单元(5)免受雷电,该装置在雷击期间能够将雷电流转移到所述航空器机身的导电支护结构(17)上,其中所述电子单元(5)被附接至所述航空器外部的空气动力整流罩上,所述雷电防护装置包括:
a)导电安装板(9A),其布置在所述空气动力整流罩的CFRP夹层板(1)的外侧上;
b)导电后板(9B),其布置在所述空气动力整流罩的CFRP夹层板(1)的内侧上并且以导电方式被连接至所述安装板(9A);
c)导电的且可拆卸的附接装置(14),所述附接装置(14)被提供以将所述电子单元(5)附接至主体,并且通过所述附接装置(14)实现在所述电子单元(5)与布置于所述CFRP夹层板(1)上的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导电连接,使得在雷击期间,为从所述电子单元(5)经由所述安装板(9A)和所述后板(9B)的所述雷电流提供低电阻电流路径,所述雷电流从该电流路径被转移到所述雷电防护装置的所述导电支护结构(17)上,所述导电支护结构(17)经由另一导电的且可拆卸的附接装置(16)连接至所述安装板(9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单元(5)被布置在所述安装板(9A)的中央,防腐蚀密封层(12)被放置在所述安装板(9A)上,并且所述安装板(9A)位于所述防腐蚀密封层(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FRP夹层板(1)具有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组成的至少一层上CFRP薄板(3)、蜂窝状结构的层(2)以及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组成的至少一层下CFRP薄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丝网(20)或者金属箔被提供在所述CFRP板(1)的上CFRP薄板(3)上以保护所述CFRP板(1)免受雷击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20)由金属合金组成,优选地,由青铜金属丝网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A)由与所述金属丝网(20)的材料相比在电化序中具有低的势差并且具有轻的重量的金属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A)和所述后板(9B)由钛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减轻重量,所述后板(9A)被配置为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9B)的外围以导电方式经由导电附接装置(15)被连接至所述安装板(9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A)的外围以导电方式经由导电附接装置(16)被连接至所述导电支护结构(17),所述雷电流经由所述导电板(9A、9B)流入所述支护结构(17)中并且能够从那里转移到所述航空器的其余机身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单元(5)由天线、传感元件、信号灯或者由照明单元具体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电流转移到所述航空器机身的所述过渡电阻小于5mΩ。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雷击期间产生的并且被转移到所述导电支护结构(17)上的过电压的导向路径经由第一组附接装置(14)从所述电子单元(5)延伸到所述后板(9B),并且从那里经由第二组附接装置(15)延伸到所述安装板(9A),并且从那里经由第三组附接装置(16)延伸到所述支护结构(1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附接装置(14、15、16)由金属螺钉实现,优选地,在每种情况下由具有导电表面保护的至少四个螺钉实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附接装置(14、15、16)通过螺栓进行加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护结构(17)是金属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空中客车法国公司,未经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空中客车法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17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追踪传播源的视频输出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文件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