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TD-SCDMA切换的过程中在上行链路同步化中校正功率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01066.2 | 申请日: | 201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汤;石光明;李国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08 | 分类号: | H04W36/08;H04W52/02;H04W52/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立达;王英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td scdma 切换 过程 上行 同步 校正 功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源节点B接收对执行切换到目标节点B的指示;
向所述目标节点B发送同步码;
从所述目标节点B接收确认信号,所述确认信号包括与在所述切换后对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发射功率的调整相关联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包括专用物理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源节点B和所述目标节点B是TD-SCDMA网络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对发射功率的调整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包括将应用于以后的UE传输的功率校正信息单元,所述功率校正信息单元与功率的变化相关联,所述功率的变化是相对于以前的UE传输的功率而言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源节点B的对执行所述切换的所述指示包括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所述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适于指示要在上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上的以后的传输中使用的对功率的调整,所述调整是相对于在上行链路导频信道上以前的UE传输的功率而言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对应于在所述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和所述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上的各自的UE传输的干扰电平的差。
7.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目标节点B处,在上行链路导频信道上从UE接收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对应于从源节点B到所述目标节点B的切换;
确定用于向目标节点B的以后的传输的对发射功率的调整,所述调整是相对于来自所述UE的对所述同步信号的传输而言的;
向所述UE发送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包括与对所述发射功率的所述调整相关联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源节点B和所述目标节点B是TD-SCDMA网络的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对所述发射功率的调整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包括将应用于以后的UE传输的功率校正信息单元,所述功率校正信息单元与功率的变化相关联,所述功率的变化是相对于以前的UE传输的功率而言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于在上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上的以后的传输的功率偏移量,所述功率偏移量是相对在上行导频信道上以前的UE传输的功率而言的;并
向所述UE发送对应于所确定的功率偏移量的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对应于在所述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和所述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上的各自的UE传输的干扰电平的差。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源节点B接收对执行切换到目标节点B的指示的模块;
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B发送同步码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目标节点B接收确认信号的模块,所述确认信号包括与在所述切换后对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发射功率的调整相关联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包括专用物理信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源节点B和所述目标节点B是TD-SCDMA网络的一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与对发射功率的调整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包括将应用于以后的UE传输的功率校正信息单元,所述功率校正信息单元与功率的变化相关联,所述功率的变化是相对于以前的UE传输的功率而言的。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来自所述源节点B的对执行所述切换的所述指示包括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所述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适于指示要在上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上的以后的传输中使用的对功率的调整,所述调整是相对于在上行链路导频信道上以前的UE传输的功率而言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偏移量信息单元对应于在所述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和所述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上的各自的UE传输的干扰电平的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10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