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029180069.1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卢华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华升 |
主分类号: | E05B63/00 | 分类号: | E05B63/00;E05B1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自动锁。
背景技术
自动锁因关门时自动上锁使用方便,得到广泛应用。如图1、2所示,一般自动锁包括锁舌总成23,锁舌总成23设置在锁壳2内,锁舌总成23上设置锁舌1,同时通过设置在锁壳2内的锁舌控制机构来控制锁舌1完成上锁和开锁,现在锁舌控制机构一般的结构为:锁壳2内设置的锁芯17,锁芯17连接开锁齿轮18,开锁齿轮18连接锁舌1,锁舌1上固定有外触头4和内触头24;锁壳2内还设置有控制挂钩8,控制挂钩8铰接在锁壳2内,控制挂钩8一端紧靠内触头24,控制挂钩8另一端钩住锁舌弹簧9,锁舌弹簧9连接锁舌1。该类锁具关门时,外触头4撞击门框,内触头24动作,撞击控制挂钩8使锁舌弹簧9松脱控制挂钩8,锁舌弹簧9将锁舌1弹出锁壳2,锁舌1伸入到门框的锁舌孔13内,即上锁。开锁时则反之,通过钥匙开启锁芯17,锁芯17带动开锁齿轮18,开锁齿轮18将锁舌1重新回到锁壳2内,控制挂钩8恢复作用,重新钩住锁舌弹簧9。
经长期总结分析,该类锁具的防撬性能还待增强,现有锁舌一般为圆柱或方型杆状结构,抗扭力有限,一旦发生锁体变形,锁舌则会从门框中滑出,而使锁具丧失闭锁功能。而且因锁舌与锁舌孔为使用需要而预留一定间隙,该间隙可引起门页晃动产生噪声,影响使用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抗扭能力、提高防盗性能的自动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锁,包括锁舌总成,锁舌总成设置在锁壳内;所述的锁舌总成包括活动板以及控制活动板活动的锁舌控制机构,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锁舌、防撬块,所述锁舌上一端固定有外触头,另一端的固定有内触头,所述防撬块上设置有防撬钩,防撬钩两端有凸出的钩子,呈“U”字型。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板还设置有阻留杆,所述阻留杆表面设置有锯齿状的阻留槽。阻留杆因表面设置有锯齿状的阻留槽,在锁舌发生变形时,门框锁舌孔边缘会嵌在阻留槽内,从而增大锁舌滑出门框时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动锁的防撬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上固定有稳定杆,稳定杆上套有活动块,活动块与稳定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活动块通过压缩弹簧卡入锁舌孔。当锁舌从锁壳内出来,稳定杆进入门框锁舌孔后,活动块在弹簧作用下卡住锁舌孔,从而自动将锁舌孔与锁舌之间间隙调整至最小,从而达到防止门页因间隙引起晃动而产生噪声。稳定杆的另一功能则因为锁舌与锁舌孔之间消除了间隙,还可起到一个支撑门页的作用,由此可预防门页因长久使用重力带来的侧斜。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防撬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撬块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防撬钩。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舌控制机构包括锁芯,锁芯连接开锁齿轮,开锁齿轮连接活动板;锁壳内还设置有控制挂钩,控制挂钩铰接在锁壳内,控制挂钩一端紧靠内触头,控制挂钩另一端钩住锁舌弹簧,锁舌弹簧连接活动板;通过内触头撞击控制挂钩,锁舌弹簧脱离控制挂钩将锁舌弹出锁壳。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锁在原有普通自动锁基础上增加防撬钩,该防撬钩呈U型结构,有凸出的两个钩子,锁门后,两个钩子一个钩在锁壳内,另一个钩在门框内。该结构在撬门时,两端的钩子使门框和门页扣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抗扭拉力,大幅提高了自动锁的防撬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自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自动锁闭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闭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杆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门上时上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华升,未经卢华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180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