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力锚杆无效
申请号: | 201029122017.9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绍成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胡松涛 |
地址: | 6115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矿山和岩石工程支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拉力锚杆。
背景技术
在隧道、岩土以及矿山等开采过程中,锚杆支护是兼有支架和加固两种作用的围岩控制技术,与框式支架相比使用锚杆支护工艺具有更显著的经济效益。常用锚杆包括杆体、锚固体、承托结构三大部分,其中杆体由钢绞线、钢筋、特制钢管等筋材组成;锚固体包括注浆体、锚具、套管;承托结构包括托板、垫片和螺母。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可称锚索。这即是通用锚杆结构形式。传统的锚杆可分为全长锚固锚杆和端头锚固锚杆两种类型,现有的全长锚固锚杆所用材料均是刚性材料,它与所锚固的岩层是通过各类粘结剂填充和粘接在一起的,这类锚杆主要是施工安装复杂,施工周期长,且无法补充岩层的运动引起的锚孔变化,不能很好的解决软岩和大变形航道的支护问题,而端头锚固锚杆主要是靠锚杆或锚索的端部膨胀,将锚杆紧固在深部岩层上,对锚固岩层主要通过托板悬吊于坚硬的岩层上,因此其锚固作用力单一,一旦胀紧力不够便会滑脱,从而造成锚杆锚固失效。也有一些锚杆能解决上述问题,但其采用新型材料,使其实际效果不稳定,而且锚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进而并不适合广泛施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锚固更稳定的拉力锚杆。
本实用新型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拉力锚杆包括杆体、套管、加固体和垫片,所述杆体设置在套管内,杆体一端固定有圆台形加固体,另一端设置有一段螺纹,所述的垫片套在杆体带螺纹端上,在垫片之后还设有螺母,所述的套管上设置数个喷射孔,套管上A点至靠加固体一端端末由数段圆弧组成。
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力锚杆,其中上述的的圆弧至少3段;上的螺母为两个,且是六方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台形的加固体,使得锚固成功后能承受的各种对外拉力更强,且越拉越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广泛的适合于隧道施工、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安装、索桥施工、岩土施工、矿山等场合使用,且其施工周期在一天之内,大大的缩短了实施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固体端横切面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固体端横切面图,如图1、图2所示:拉力锚杆包括杆体1、套管2、加固体3和垫片5,所述杆体1设置在套管2内,杆体1一端固定有圆台形加固体3,另一端设置有一段螺纹,垫片5套在杆体1带螺纹端上,垫片5之后套上螺母6,所述的套管2上设置数个喷射孔4,套管2上A点至靠加固体3一端端末由数段圆弧组成。
在施工过程中,向注浆层7中注入锚固剂时,一部分锚固剂会从喷射孔4中流出,并与锚杆周围的物体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注入锚固剂完成后隔十多分钟左右即到锚固剂即将凝固时,在杆体1带螺纹处往外旋转,带加固体3一端会迫使套筒2被分为数段圆弧的部分向四周扩张,此时整个杆体1和加固体3会慢慢地向外移出,直至加固体3末端移动到套筒A点时便停止往外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加固体3会迫使在注浆层7中多余的锚固剂从喷射孔4中溢出,之后待锚固剂完全凝固,整个锚固过程完毕。由于此拉力锚杆在杆体1一端设有呈圆台状的加固体3,因此锚固完成后整个锚杆从外往里呈一个锥形。当外在拉力拉动锚杆时,相比直筒锚杆,本锚杆产生的阻力更大,且外在拉力越大锚杆锚固越紧,相应地其稳固效果也明显地高于普通的直筒锚杆,从而起到更好的锚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绍成,未经张绍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122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型式液压平动钻机
- 下一篇:具有拆装特性的伞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