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可折叠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029068094.0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鹏耀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649 广东省东莞市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良 可折叠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节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改良的可折叠关节。
背景技术:
目前,可折叠的关节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一关节101,关节101的侧面设置有一凹槽102,关节101的一端设置有供连接杆插入的圆柱孔103,关节101设置两个分别贯通凹槽102和圆柱孔103的直孔104,其中一个直孔104的中心线与圆柱孔103的中心线垂直,另一个直孔104与凹槽102的内表面垂直。一连接杆105插入凹槽102内,并通过铆钉(图中未画出)与关节101铰接,另一连接杆106插入圆柱孔103内,并通过铆钉(图中未画出)将连接杆106与关节101连接为一体。需要折叠时,将连接杆105沿凹槽102的开口方向转动,即可将两根连接杆105、106折叠在一起,折叠方便。但是,由于凹槽102的开口与连接杆105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折叠或使用过程容易夹伤人体,例如夹伤人的手指。特别的,将这种可折叠的关节应用到婴儿车上,由于婴儿的手指比较小,婴儿的手指容易插到关节的缝隙中,大人在推动婴儿车的时候,由于推力作用,连接杆与关节之间的缝隙会变小,这样就会夹伤婴儿的手指,造成伤人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可折叠关节,其将关节分为动关节和定关节,动关节与定关节为紧密配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构改良的可折叠关节,包括动关节和定关节,所述动关节包括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头和与定关节连接的连接耳,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与所述动关节的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定关节包括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头和与动关节连接的两块连接耳,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分别与所述定关节的连接头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分别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置于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之间,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的内侧面接触,一铆钉依次穿过所述定关节的其中一块连接耳的连接孔、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的连接孔和所述定关节的另一块连接耳的连接孔,将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与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连接为一体。
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由塑料制成,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的内部镶嵌有起加强作用的金属片。
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均由塑料制成,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的内部分别镶嵌有起加强作用的金属片。
所述动关节的连接头设置有与所述动关节的连接头同轴的圆柱孔,所述动关节的连接头还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孔垂直的销孔,所述销孔贯穿所述动关节的连接头。
所述定关节的连接头设置有与所述定关节的连接头同轴的圆柱孔,所述定关节的连接头还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孔垂直的销孔,所述销孔贯穿所述定关节的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定关节和动关节,所述动关节的连接耳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定关节的两块连接耳的内侧面接触,即动关节与定关节之间没有缝隙,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夹伤人的事故,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4中:
101——关节
102——凹槽
103——圆柱孔
104——直孔
105——连接杆
106——连接杆
1——动关节
11——连接头
12——连接耳
13——连接孔
14——圆柱孔
15——销孔
2——定关节
21——连接头
22——连接耳
23——连接孔
24——圆柱孔
25——销孔
3——金属片
4——连接杆
41——轴孔
5——连接杆
51——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2、3,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一种结构改良的可折叠关节,包括动关节1和定关节2,所述动关节1包括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头11和与定关节2连接的连接耳12,所述动关节1的连接耳12与所述动关节1的连接头12固定连接,所述动关节1的连接耳12设置有连接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鹏耀,未经杨鹏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068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