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泵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029044121.0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史祥龙;孔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创新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F04C2/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李海涛 |
地址: | 21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用的机油泵总成。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的发动机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机油泵的润滑强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部分发动机都是在原有功率的基础上提升功率,没有重新设计油道。为了增加机油泵供油量,只能增加转子厚度,导致机油泵转轴的支撑面越来越少,造成机油泵转轴磨损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寿命长,性能好且装配方便的机油泵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油泵总成,包括泵体、泵盖、内转子、外转子以及机油泵齿轮。泵盖盖在泵体上。泵体上开有转子腔,内、外转子设置于转子腔内。泵盖上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泵体上设置有与进油腔和出油腔对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机油泵齿轮设置在泵盖外。转轴的一端连接内转子,另一端连接机油泵齿轮。转轴上设置有半圆键,采用螺母进行固定。机油泵齿轮与转轴通过半圆键连接。使用半圆键连接,定心好,装配方便。泵体和泵盖均设置有轴套,转轴穿在轴套内。泵体上还设置有安全阀,通过安全阀设置机油泵的压力。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盖上还设置有定位轴,该定位轴和泵轴孔同心,定位后不会因为机油泵安装误差而影响齿轮的定位精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转子和外转子有偏心距,且内、外转子做同向不同步旋转。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外转子具有不同的齿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机油泵总成的泵体和泵盖上均设有轴套,能有效降低泵体、泵盖和泵轴三者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泵体上的安全阀可以设置机油泵的工作压力,消除因机油泵压力过高引起的发动机油管爆裂和机油泵泵 轴偏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泵总成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泵总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泵总成包括泵体10、泵盖11、内转子12、外转子13、转轴14以及机油泵齿轮15。其中,泵盖11盖在泵体10上。进一步的,泵体10与泵盖11之间通过定位销16进行连接,见图3。
泵体10上开有转子腔,内转子12与外转子13设置于转子腔内。如图1所示,转轴14外套有内转子12,内转子12外套有外转子13。泵体10和泵盖11上均设置有轴套17,且轴套17具有支承孔18。转轴14分别穿过轴套17(1)的支承孔18(1)的和轴套17(2)的支承孔18(2)。本实用新型中的轴套17分为铜基钢背和纯铜基两种,能够有效的降低泵体10、泵盖11和转轴14三者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1所示,转轴14的一端连接于内转子12,另一端连接机油泵齿轮15。通过转轴14上的半圆键19将曲轴齿轮传递给机油泵齿轮15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转轴14,使内转子12和外转子13进行同向不同步的转动。进一步的,可以通过拧紧转轴14上的螺母20以固定机油泵齿轮15。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转子12和外转子13之间存在有偏心距,且具有不同的齿数。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内转子12有4个齿,外转子13有5个齿。
如图2所示,泵盖11与转子腔相对应的表面上开有进油腔110和出油腔111,分别与泵体10上的进油孔100和出油孔101相通,见图3。
由于机油泵总成在高速运转时,机油压力过高,会造成油管爆裂和机油泵泵轴偏磨,故本实用新型中在泵体10上增加了安全阀102,如图3所述。通过 安全阀102可以设置机油泵的工作压力,消除因机油泵压力过高引起的上述问题。
如图3所示,机油泵总成安装在发动机上时,通过高精度的泵盖定位轴103进行定位,可以提高齿轮的啮合精度。定位轴103穿过泵体10和泵盖11将机油泵固定在发动机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泵体10的总高度,主要增加泵轴支撑面,提升了机油泵的可靠性。同时减少齿轮的厚度,从而保证机油泵底面到齿轮上端面的高度不变,增加了机油泵的通用性。而且,本实用新型增加转轴14的支撑长度,提高泵轴与泵体的接触面积,并采用三元(碳、氮、硫)共渗的热处理方法,提升泵轴防咬合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创新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创新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044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挂件
- 下一篇:一种空调风门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