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编程主控隔离保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9012010.1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1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洪川;洪涛;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泰创新供水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0 | 分类号: | H02H7/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 主控 隔离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是控制电路中的隔离保护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供水设备多数已采用智能型控制,即将供水设备与控制柜有机结合,通过控制柜来控制水泵的启停控制水量。PLC成为整个控制系统的中枢。将PLC的输出端直接带动接触器,接触器线圈的电感量比较大,长时间运行容易烧毁PLC触点。PLC中含有大量程序用来控制整个供水设备,当PLC发生故障时更换会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隔离控制使得接触器线圈的较大电感量不会烧毁PLC触点的可编程主控隔离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编程主控隔离保护装置,包括plc输入输出端口和接触器线圈接入端口,还包括一固态继电器;plc输入输出端口和接触器线圈输入端口之间通过固态继电器进行电路连接。
所述固态继电器由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通道并实现隔离功能的光电耦合电路、产生合乎要求的触发信号的触发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和阻止电压尖峰的R-C吸收电路组成;plc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光电耦合电路输入端,光电耦合电路连接触发电路,并通过零检测电路与可控硅开关电路连接,R-C吸收电路串联可控硅开关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通过固态继电器输出端口连接接触器线圈输入端口。
所述固态继电器为交流型双向可控硅输出固态继电器。
所述光电耦合电路的光电耦合器采用交流NPN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所需的功率极低,可以实现弱信号控制强电流,而且由于其光电耦合的隔离性使固态继电器对PLC进行隔离保护,减少了烧毁PLC触点的机率,提高了PLC对整机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可编程主控隔离保护装置,包括plc输入输出端口和接触器线圈接入端口,还包括一固态继电器;plc输入输出端口和接触器线圈输入端口之间通过固态继电器进行电路连接。
所述固态继电器由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通道并实现隔离功能的光电耦合电路、产生合乎要求的触发信号的触发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和阻止电压尖峰的R-C吸收电路组成;plc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光电耦合电路输入端,光电耦合电路连接触发电路,并通过零检测电路与可控硅开关电路连接,R-C吸收电路串联可控硅开关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通过固态继电器输出端口连接接触器线圈输入端口。所述固态继电器为交流型双向可控硅输出固态继电器;所述光电耦合电路的光电耦合器采用交流NPN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固态继电器只有两个输入端(A和B)及两个输出端(C和D),是一种四端器件。工作时plc在A、B上加上一定的控制信号,就可以控制C、D两端之间的“和断”,其中光电耦合电路的功能是为A、B端输入的控制信号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通道,但又在电气上断开固态继电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联系,以防止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从而防止接触器线圈的电感量过大,长时间运行烧毁PLC触点。光电耦合电路用的元件是NPN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由于输入端的负载是发光二极管,这使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很容易做到与输入信号电平相匹配,直接与plc输入输出端口相接,即受“1”与“0”的逻辑电平控制。触发电路的功能是产生合乎要求的触发信号,驱动可控硅开关电路工作,但由于可控硅开关电路在不加特殊控制电路时,将产生射频干扰并以高次谐波或尖峰等污染电网,为此特设过零检测电路。所谓“过零”是指,当plc加入控制信号,交流电压过零时,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固态继电器即为通态;而当断开控制信号后,固态继电器要等待交流电的正半周与负半周的交界点(零电位)时,固态继电器才为断态。这种设计能防止高次谐波的干扰和污染。吸收电路是为防止从电中传来的尖峰、浪涌(电压)对开关器件双向可控硅管的冲击和干扰(甚至误动作)而设计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泰创新供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泰创新供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012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