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陆地溜冰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700084.7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民 |
| 主分类号: | A63C17/00 | 分类号: | A63C17/00;A63C1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3410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陆地 溜冰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地用溜冰车。
背景技术
溜冰车俗称(冰爬犁),过去多为手工自制且只能在冬季到冰面上进行溜冰,其制作工艺简单粗糙,在用木板制作的车身底部两侧平行钉上两根较粗的钢筋或铁丝,或者安装两段一侧垂直于冰面的角钢充当冰刀。玩耍时只能在冰面上进行操作,操作者坐在车上,用两根底部装有钢钎的支撑杆,支撑冰面来驱动溜冰车在冰面上滑行。
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各种滑板车、蛇板、活力板等产品,却从未见能够将这种传统冰上溜冰车运动应用于陆地的溜冰车制造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应用于陆地广场的溜冰车。突破了过去传统溜冰车只能在冬季到冰场上溜冰的限制,实现了可以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能够在陆地上进行旱地溜冰,随时体验玩溜冰车的快乐。
发明内容
为克服只有冬季才能在冰场上玩溜冰车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陆地溜冰车。它包括车身、座位、两排平行安装于车身底部的车轮、一对支撑杆。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是利用两排平行安装的万向车轮代替原有溜冰车底部的刀刃,实现陆地溜冰的目的。车轮的数量可以选择4轮、6轮、8轮均可,实施时可据此分为多个型号。
在车身上部安装供人乘坐的座位,使用者盘坐于座位上,手持两根底部装有橡胶头的撑杆,支撑地面驱动溜冰车向前运动,实现陆地溜冰的功能。其车身底部前端装有牵引环,供年龄较小的孩子坐在上面由家长在前面牵引。车身 后部有一镂空的扁圆形开孔,供使用者用手提起或将两根撑杆插入扛于肩上,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陆地用溜冰车,它包括车身、座位、两排平行安装于底部的车轮、支撑杆(一对)。其结构特征是一个平板车身底部两侧平行安装两排可绕万向轴自由转动的车轮。
车轮安装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垂直安装,车轮万向轴与水平面垂直,第二种是倾斜安装方式,车轮万向轴向后倾斜,与水平面成角度α,实施时角度α采用45°~60°之间的任意角度均可。
根据底部车轮安装的数量和形式的不同,可有四种方案:
1、底部两排车轮为四轮,均垂直安装。
2、底部两排车轮为四轮,两前轮垂直安装,两后轮倾斜安装。
3、底部两排车轮为六轮,前四轮均垂直安装,两后轮倾斜安装。
4、底部两排车轮为八轮,前四轮均垂直安装,后四后轮倾斜安装。
支撑杆手柄采用人体工学形态,支撑杆直杆部分采用空心钢管,底部采用摩擦力大耐磨的橡胶头。
与传统溜冰车技术相比较,其最大的技术特点是用两排车轮代替传统溜冰车底部的冰刀,改变了过去溜冰车只能在冰面滑行的状况,突破了季节与场地的限制,将溜冰车这一项我国过去只能在冰面上进行的传统运动项目,从冰面搬到了陆地上,实现了在陆地上玩溜冰车的目的。
溜冰时使用者端坐于车上,手持两根支撑杆,杆底部安装橡胶头,支撑地面驱动溜冰车前进或转向。其运动方法简便安全,适合于6岁以上儿童至成人范围,且不受季节和冰面场地等限制,是一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以车轮代替冰刀,改变了传统溜冰车只能在冰面滑行的状况,突破了季节与场地的限制,将溜冰车这一项我国过去只能在冰面上进行的传统运动项目,从冰面搬到了陆地上,扩展了该项运动的运动范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运动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陆地溜冰车顶部俯视图
图2陆地溜冰车车轮万向轴垂直安装示意图(由图中所示车轮万向轴与水平面成90°角)
图3陆地溜冰车四轮垂直安装方式的底部俯视图
图4陆地溜冰车正视图
图5陆地溜冰车四轮均采用立式安装的侧视图
图6陆地溜冰车车轮万向轴倾斜α角度的安装示意图(图中角度α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其范围在45°~60°之间)
图7底部牵引环
图8溜冰车上部安装的座位
图9陆地溜冰车四轮安装方式两后轮万向轴倾斜安装的俯视图
图10陆地溜冰车四轮安装方式两后轮万向轴倾斜α角安装的侧视图
图11陆地溜冰车六轮安装方式的底部俯视图
图12陆地溜冰车六轮安装方式的侧视图
图13陆地溜冰车八轮安装方式的底部俯视图
图14陆地溜冰车八轮安装方式的侧视图
图15支撑杆(一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民,未经王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700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锭或单晶棒的开方工具
- 下一篇:二级自动光学检测光源和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