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取物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9228.1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0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黄海波;彭笑怒;仲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取物钳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钳,属于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更小的切口来实施手术成为可能,小切口手术对组织的破坏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小,通过锁眼大小的切口,外科医师可以插入细小的光源、摄像机和外科器械,通过传输到监视器中的图像,引导操作外科手术器械实施手术。这种外科手术临床上多用于腹腔、胸腔,切除以后的标本有的是感染标本如阑尾,有的是肿瘤标本,在取出的过程中,由于体表的切口小,不可避免会与切口接触,导致切口感染或肿瘤种植,这就需要在取标本的过程中使用标本袋,将标本装入袋中取出。临床多采用手套或成品标本袋,但这种标本袋进入腹腔或胸腔后由于开口没有支撑,在器械操作下很难将标本装入袋中,操作不便,会延长手术时间。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装入标本且方便进出手术切口的腹腔镜取物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腹腔镜取物钳,包括有活动杆1、钳头管3、内管4和牵拉杆5,活动杆1之间均采用铆钉6活动连接,四只活动杆首尾相接组成四边形,在活动杆1的尾端均开有C形槽2,C形槽用于挂装标本袋,内管4的一端插入钳头管3尾端,与钳头管3焊接固定在一起,钳头管3的头端内壁装有挡圈7,阻挡活动杆1滑出钳头管,牵拉杆5与伸入钳头管3内的一只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通过牵拉杆5的推或拉,活动杆1之间夹角发生变化,从而使标本袋打开或闭合,完成标本的盛装和移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标本袋的开口可以在进入腹腔或胸腔后自由开合,方便装入标本及进出体表切口,不会污染手术切口,节省手术时间。
四、附图说明
图1:为腹腔镜取物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杆1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杆,2、C形槽,3、钳头管,4、内管,5、牵拉杆,6、铆钉,7、挡圈。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腹腔镜取物钳,包括有活动杆1、钳头管3、内管4和牵拉杆5,活动杆1之间均采用铆钉6活动连接,四只活动杆首尾相接组成四边形,在活动杆1的尾端均开有C形槽2,C形槽用于挂装标本袋;内管4的一端插入钳头管3尾端,与钳头管3焊接固定在一起,钳头管3的头端内壁装有挡圈7,阻挡活动杆1滑出钳头管,牵拉杆5与伸入钳头管3内的一只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通过牵拉杆5的推或拉,活动杆1之间夹角发生变化,从而使标本袋打开或闭合。向钳头方向推动牵拉杆5时,标本袋打开,可以很方便将标本装入标本袋中;如果将牵拉杆5向后拉,标本袋闭合,可将标本袋移出体外,不会污染手术切口。完成标本的盛装和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9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