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阻特性测试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97822.7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邱扬;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开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性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部件的风阻系数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般通风部件和屏蔽通风部件的风阻系数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有许多通风部件,人们往往不能很准确的知道其通风性能,从而选择合适的通风部件。另外,随着现代军事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军用电子装备所处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由于作战机动性的要求,屏蔽方舱在军用电子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环境等恶劣因素的存在,使得设备或系统的电磁环境恶化。一些方舱需要在不影响其整体屏蔽效能的前提下,还要对舱外进行通风,所以在设计时需要一种能够准确测试出通风部件风阻系数的测试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风阻特性测试装置,它能给一般通风部件和屏蔽通风部件提供准确风阻系数,适用于对各种通风部件的风阻特性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风阻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进风口、聚风风道、测试单元、圆形抽风管道、圆形抽风口,圆形抽风口内置有抽风机构,被测物置于测试单元的中心处,测试单元的外壁各方向均开有测试孔,用于风速和风压的测试,测试孔内分别固定有微压计和热球风速计,被测物前、后两端各固定一个微压计。
所述的抽风机构由抽风扇叶、连接杆、转轴、传动皮带、电机、调速装置组成,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抽风扇叶,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与调速装置电连接,抽风扇叶置于圆形抽风口内,连接杆处于圆形抽风口的圆心位置。
所述的测试单元外壁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一侧壁是通过合页连接的合页门,合页门上固定有手柄。
所述的进风口中固定有加强筋,加强筋之间固定有金属过滤网。
所述的聚风风道是一端口大、另一端口小的漏斗状结构,口大端与进风口固定连接,口小端与测试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的圆形抽风口以及抽风机构均固定于风机支架上,进风口、聚风风道、测试单元、圆形抽风管道组成的风道结构固定于风道支架上,风机支架和风道支架将整个装置支撑起一定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抽风机构提供一定的风压和风量,通过低速风洞整流在工作段获得稳恒气流;根据通风管道风道特性的测试方法,被测物处于工作段并模拟实际使用状态,此时使用热球风速计测得的入口风速,通过第一微压计和第二微压计测得压降,即被测物23前后的压差,最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相应的风阻系数,就反映了被测试样的风阻特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封闭式低速风洞测试原理图。
图中:1、进风口;2、聚风风道;3、测试单元;4、圆形抽风管道;5、圆形抽风口;6、抽风扇叶;7、连接杆;8、转轴;9、传动皮带;10、电机;11、调速装置;12、风机支架;13、风道支架;14、测试孔;15、手柄;16、合页门;17、金属过滤网;18、加强筋;19、第一微压计;20、热球风速计;21、第二微压计;22、毕托管;23、被测物;24、工作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的风阻特性测试装置如图1、图2所示,它至少包括通过螺钉依次固定连接的进风口1、聚风风道2、测试单元3、圆形抽风管道4、圆形抽风口5,为了保证其连接面的密封性,根据每个连接面的大小和形状都安装有密封橡胶衬垫;圆形抽风口5内置有抽风机构,测试单元3的外壁各方向均开有测试孔14,用于风速和风压的测试,这样通过不同的位置便于测试风阻的平均值,使测试结果更加精准。被测物23置于测试单元3的中心处,被测物23周围与测试单元3外壁缝隙可根据实际尺寸使用泡沫填充物填充。
测试孔14内分别固定有微压计和热球风速计20,被测物23前、后两端各固定一个微压计,被测物23前端即进风口端固定有第一微压计19,被测物23后端即出风口端固定有第二微压计21,微压计和热球风速计20的测试探头端通过测试孔14延伸至测试单元3内,并通过毕托管22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上述实施例只是最基本的结构。它的其它结构还可以有如下进一部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开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开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7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维氏显微硬度仪试样夹持装置
- 下一篇:气体打火机内压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