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家庭的DPWS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7800.0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忠清;陶冶;王兵;李桂丽;翟伟伟;富饶;蔡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家庭 dpws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家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家庭的DPWS系统。
背景技术
DPWS(Devices Profile for Web Services)是由微软公司在2004年5月首次发布的,并于2005年10月对其进行了修订。该提案是Web服务系列协议的子集,其初衷是要设计成为受欢迎的UPnP(即插即用)设备体系结构的下一个主要版本[UPnP]。它规范了如何将Web Services技术应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并已成为当前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中的一部分。其设计目标是使设备可以动态的加入网络,获得IP地址,宣告并发布服务,以及发现网络上的其他设备和其提供的服务,并且使这一过程均可自动完成。DPWS独立于任何网络传输介质、任何编程语言、任何操作系统,建立在TCP/IP和Web Services技术之上,可提供设备端到端连接网络体系结构,遵循DPWS标准的设备之间可通过Web Services消息直接进行通信和互操作,并可平滑地离开网络。
与其他规范不同,DPWS是关于网络设备的一个Web服务协议精简子集。为提高设备之间的协作性,它提供了对常见的设计问题的详细解决方法,定义了传输消息的概要格式和技术细节。现有的技术,未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字家庭的DPWS系统,其为点对点设备的交互提供了一个小型且高效的框架,该框架与Web服务的系列规范是完全兼容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网络层模块、传输层模块、应用层模块,网络层模块通过传输层模块与应用层模块连接。
最底层的网络层模块通过IP协议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采用IP协议来保证DPWS独立与网络传输的物理介质,并支持IPv4和IPv6;第二层传输层则使用TCP或UDP协议模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分别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或无连接的UDP协议;最上层为应用层。采用这些现存的、广泛应用的协议能减少开发DPWS设备的工作量,使DPWS设备更好地融入现有网络。
网络层模块包括设备寻址模块、设备发现模块、设备描述模块、设备控制模块、设备事件模块和设备表示模块。其中,设备寻址模块、设备发现模块和设备描述模块是基础,解决了DPWS设备如何自动的接入网络,如何发现或公布设备服务的问题;设备控制模块、设备事件模块和设备表示模块解决了DPWS设备之间的互操作问题。DPWS设备加入网络后通过Addressing自动获得IP地址;通过Discovery控制端就可知道网络上存在哪些设备;通过Description控制端就可知道设备的详细信息以及设备提供哪些服务;通过Control控制端就可以使用设备的服务;通过Eventing,设备就可以将其状态变化及时告诉给感兴趣的控制端;通过Presentation控制端可以察看设备状态。通过这六个方面,DPWS设备可以做到在“零配置”的前提下提供了联网设备之间的自动发现、自动声明、直接信息交换及互操作等功能,真正实现设备的即插即用。虽然DPWS设备分为控制设备和被控设备,但每个设备又可以同时承担这两种角色,实现设备之间的交互。
设备寻址模块:DPWS网络是以TCP/IP协议族为基础。当DPWS设备首次加入到网络时,最关键就是设备的正确寻址。设备刚接入网络时首先发送一个DHCPDSICOVER消息。如果网络上存在DHCP服务器,则设备将在指定的时间内收到DHCPOFFERS响应消息,那么设备就使用分配给它的地址;如果网络上不存在DHCP服务器,那么设备收不到响应消息,这时设备必须使用Auto-IP完成IP地址的设置。使用Auto-IP时,设备在地址范围169.254/169.16范围中查找空闲的地址。在选中一个地址之后,设备测试此地址是否正在被使用。如果此地址被占用,则重复查找过程直到找到一个未被占用的新地址。此过程的执行需要底层操作系统的支持,地址的选择过程是随机的,以避免多个设备选择地址时发生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7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保护件及转盘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电子产品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