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97133.6 | 申请日: | 201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甘中学;赵伟;刘敏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62;B01D53/86;B01D53/72;B01D53/58;B01D53/4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净化 装置 | ||
1.一种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藻类光合作用装置,该藻类光合作用装置包括含有微藻的藻液,所述藻液包括藻种原液和培养基,且藻液能够利用其中的微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通过藻液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
风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藻类光合作用装置包括包含藻液的微藻养殖器和设置在所述微藻养殖器底部的布风器,所述风机将待净化气体输送到所述藻类光合作用装置的布风器,且所述微藻养殖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导出装置;且
所述微藻养殖器被分隔成若干隔间,所述布风器将气体引导到至少一个隔间,且从隔间出来的气体经由所述气体导出装置排出到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藻包括蓝藻、绿藻、红藻、金藻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风器将气体同时引导到每个隔间,且每个隔间的顶部彼此连通,所述气体导出装置包括与每一个隔间的顶部连通的气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风器将气体同时引导到每个隔间,且所述气体导出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隔间的顶部的多个隔间顶部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风器将气体引导到气体流动路径上的第一个隔间中;
所述气体导出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气体流动路径上的最后一个隔间的隔间顶部出口;且
相邻隔间的底部彼此连通或者相邻隔间的顶部彼此连通,且气体从第一个隔间顺次流动到最后一个隔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净化装置还包括气体净化器,所述气体净化器包括能够把待净化的气体中的污染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光催化剂触媒器件,利用风机,从气体净化器的光催化剂触媒器件出来的气体经由所述布风器进入到所述藻类光合作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净化器还包括初效过滤器和静电除尘器,利用所述风机,待净化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初效过滤器、静电除尘器、光催化剂触媒器件,且从气体净化器的光催化剂触媒器件出来的气体经由所述布风器进入到所述藻类光合作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其中:所述气体净化器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风扇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底座上设有供风扇抽吸空气的开口;且所述藻类光合作用装置由所述底座支撑地置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藻类光合作用装置具有平板形状、弧型形状或圆柱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体传感器,检测被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气体的质量状况和/或环境气体的质量状况;和
电子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检测后的气体的质量状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催化剂触媒器件包括光催化剂负载网和紫外光产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藻类光合作用装置为多个,且被所述光催化剂触媒器件净化了的室内气体被同时供给到所述多个藻类光合作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71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