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环路喷射腐蚀模拟及电化学测试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6995.7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柳伟;俞曼丽;李新仲;常炜;郭宏;郑利军;路民旭;王春升;王建丰;樊学华;蔡峰;王振国;刘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安科管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1N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高压 环路 喷射 腐蚀 模拟 电化学 测试 实验 装置 | ||
1.一种高温高压环路喷射腐蚀模拟及电化学测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釜(31)、加热保温系统、环路进水口(5)、三电极体系、管道转接法兰(8)、循环回路(10)、高温高压液体流量计(11)、控制阀门、排液口(14)、旋涡泵(15)、循环冷却系统(17)、测温系统、管道连接法兰(20)、环路出水口(22)、喷头(25)、试样夹具(33)、控制箱、信号传导通路、外接电化学工作站及外接高压气瓶;
高压釜(31)由进气管(1)、高压釜上盖(2)、高压釜体(4)、高压釜下盖(6)、氟橡胶密封圈一(23)、压力传感器(26)、压力表(27)、安全阀(28)及出气口(30)构成;加热保温系统由高压釜加热保温装置(3)和循环回路加热保温装置(46)构成;三电极体系由辅助电极(7)、工作电极铜棒(9)和高温高压Ag/AgCl参比电极(21)构成;控制阀门包括流量计阀门(12)和旁路阀门(13);循环冷却系统(17)由循环冷却系统出水口(16)和循环冷却系统进水口(19)构成;测温系统由循环回路温度传感器(18)和高压釜内温度传感器(29)构成;控制箱由釜内温度控制仪表、环路温度控制仪表、循环冷却系统控制开关和旋涡泵控制开关构成;信号传导通路由电化学工作站与三电极之间的导线构成;
高压气瓶的导气管与高压釜的进气管(1)之间利用螺纹连接;控制箱通过导线与高压釜(31)、环路加热保温系统、循环冷却系统(17)以及旋涡泵(15)相连;循环回路进水口(22)和出水口(5)与高压釜下盖(6)分别通过焊接和螺栓卡套连接;循环回路(10)与高压釜(31)利用管道连接法兰(20)和管道转接法兰(8)连接;循环回路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转接法兰(8)改变管路直径;循环回路(10)管道外壁装有循环冷却系统(17)和加热保温系统;循环冷却系统(17)与循环回路(10)之间利用螺栓连接;喷头(25)处的流速通过流量计阀门(12)和旁路阀门(13)调节;辅助电极(7)和高温高压参比电极(21)与高压釜下盖(6)为螺纹连接;试样(24)镶嵌在试样夹具(33)上,试样夹具(33)与夹具托盘(34)利用聚四氟螺栓(32)紧固,氟橡胶密封圈二(36)进行密封;试样(24)与铜棒(9)之间利用铜弹簧(35)相连,铜棒(9)通过圆柱状铜螺母(37)与夹具托盘(34)紧固,并与高压釜下盖(6)之间利用带锥聚四氟套筒(40)和聚四氟圆锥(41)进行密封,铜螺母一(42)和聚四氟垫片一(44)紧固;高压釜的压力传感器(26)测量釜内环境压力,精度为0.01MPa;高压釜内温度传感器(29)测量釜内溶液温度,循环回路温度传感器(18)测量环路溶液温度,精度为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环路喷射腐蚀模拟及电化学测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冷却系统(17)利用制冷器消除喷头(25)处产生的热量,并结合循环回路(10)的加热保温系统和高压釜的加热保温系统(3)保证整个装置处于稳定状态;循环回路(10)通过管道连接法兰(20)和管道转接法兰(8)与高压釜(31)连接,方便拆卸;试样夹具(33)与夹具托盘(34)之间利用聚四氟螺栓(32)紧固,并使用氟橡胶密封圈二(36)进行密封,保证铜棒(9)不与溶液介质接触;铜棒(9)与试样(24)通过铜弹簧(35)相连,保证铜棒与试样两者接触良好;铜棒(9)利用圆柱铜螺母(37)、铜螺母一(42)、托盘立柱(38)、带锥聚四氟套筒(40)以及聚四氟锥(41)进行紧固密封;喷头(25)通过螺纹与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安科管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安科管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69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场结构胶粘结性能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旋转液滴法超低界面张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