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96979.8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民;高宝成;高心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保民 |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 地址: | 465200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秧 起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代替人工作业的水稻育秧、起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不仅费工费时,且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稻种植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目前水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之外,也有部分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从总体上来看,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不论是人工耕种还是机械耕种,水稻的整个种植过程仍不失下列步骤:播种——育秧——移栽(插秧)——本田管理(灌水、除草、防病、治虫)——收获。
上述移栽步骤的作业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人工插秧、机械插秧和抛秧:
人工插秧是通过人工育秧、拔秧和人工插秧来实现的;
机械插秧是通过在特制的塑料秧盘中覆细土,而后播种、运秧盘至秧田,再经过浇水、起盘,待秧苗长成后再装上插秧机,最后实现在大田机械插秧;
抛秧技术需要有钵孔的塑料秧盘,育秧经过铺秧盘、覆细土、人工撒种、再覆细土、浇水、起秧盘、取秧苗等工序,而后到大田抛撒。
这三种插秧技术存在用工多、油耗大、成本高等缺点:
其中,人工插秧需要农民弯腰弓背的育秧、拔秧和插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机械插秧要有价格昂贵的特制塑料秧盘,通过人工搬运秧盘、装细土,而后播种、运秧盘,再经过浇水、起盘,装上插秧机,最后实现在田间机械插秧,由于插秧机的重量较大,有很多秧田无法进入,即便进入,田角拐弯处、田埂边往往会有漏插、重插的现象发生,还要通过人工匀秧、补秧,才能达到质量要求,所以机械插秧用工多、效率低、耗油大,成本相当高。
抛秧虽然不再需要插秧机,但需要有钵孔的塑料秧盘,育秧需要铺秧盘、覆细土、人工撒种、再覆细土、浇水、起秧盘、取秧苗的过程,用工多而且繁琐、麻烦,塑料秧盘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有污染,成本同样很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水稻育秧、起秧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该设备具有两种作业状态,当其正向行驶时为水稻育秧机,可以进行育秧作业,将其组成部件经过简单的换位并反向行驶时为起秧机,可以进行起秧作业,一机两用,极大的提高了种植水稻的机械化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起秧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机架前后部的驱动轮和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设有铲刀、栅条状分种器以及播种器,其中所述播种器包括料斗和输送带;所述驱动轮和输送带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当其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所述铲刀位于驱动轮前侧,所述栅条状分种器位于驱动轮与导向轮之间,所述驱动轮与栅条状分种器之间设有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碎土轮,所述播种器位于栅条状分种器上方;当其处于与育秧作业状态行进方向相反的起秧作业形态时,所述播种器的输送带位于栅条状分种器的后侧,所述铲刀位于栅条状分种器与输送带之间。
优选地,所述碎土轮为安装有刀片的旋转齿轮。
优选地,所述旋转齿轮两端的刀片长度大于中间的刀片长度。
优选地,当其处于育秧作业形态时,所述碎土轮与栅条状分种器之间进一步设有抄平器。
优选地,所述播种器的输送带的工作面下方设有可上下调动的平板,所述平板通过螺栓与机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栅条状分种器包括固定支架以及以一定间距并排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栅板;所述栅板的前后两端带有尖角、下边沿上设有能插入土壤的刀片。
优选地,当其处于起秧作业形态时,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设有集秧斗。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与集秧斗之间设有用于切割带土秧苗的分秧器。
优选地,所述分秧器包括分秧轮及其上安装的长条形钉齿耙,所述长条形钉齿耙在分秧轮的带动下做往复圆周运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具体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有电源电机或电池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稻育秧、起秧机设备具有两种作业状态,当其正向行驶时为水稻育秧机,可以进行育秧作业,将其组成部件经过简单的换位并反向行驶时为起秧机,可以进行起秧作业,一机两用,实现了育秧播种、起秧(拔秧)机械化,能够使水稻秧苗带土(泥),而后到大田直接抛栽,从而获得高产,既能解决常规栽培育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又能解决机械化插秧育秧麻烦、插秧设备复杂的问题,更能克服软盘育秧费工费时、需要秧盘材料的缺陷,从而达到降底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保民,未经高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6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