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血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4807.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侠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J1/0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采血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采血过程一般是采用单独的采血器将血液采出,然后再将采出的血液转移到专用的盛取血液的试管中标号,存档,检验,血液在从采血器转移到试管中时很容易受到污染,造成血液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同时在运输转移血液时,还容易发生标号错误,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传统的采血器械都没有详细的刻度线,使得医生很难确定采血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集血液和运输转移血液时,操作困难、程序复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血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血器,包括采血管、针座、采血针和密封盖,针座固定在采血管的前端,采血针和密封盖可以安装在针座上;采血管后端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台,内部设有与采血管匹配且可以自由滑动的活塞,活塞上设有推杆,推杆的前端设在活塞内,后端为圆板状。
所述推杆最好可以自由安装拆卸,推杆的前端为长方体状,活塞内部一侧设有圆柱状凹槽,凹槽的开口位于活塞表层且可以允许推杆前端通过;所述采血管最好为透明材料制成,表面最好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还可以作为盛放、运输血液的容器,实现了功能多样化,简化了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容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推杆;2、采血管;3、活塞;4、刻度线;5、针座;6、采血针;7、固定台;8、凹槽;9、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采血器,包括采血管2、针座5、采血针6和密封盖9,针座5固定在采血管2的前端,采血针6和密封盖9可以安装在针座5上;采血管2后端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台7,内部设有与采血管2匹配且可以自由滑动的活塞3,活塞3上设有可自由安装拆卸推杆1,推杆1的前端为长方体状,活塞3内部一侧设有圆柱状凹槽8,凹槽8的开口位于活塞3表层且可以允许推杆1前端通过,推杆1后端为圆板状;所述采血管2为透明材料制成,表面设有刻度线4。
如图所示,采血管2里设有活塞3,采血管2用透明玻璃或塑料制成,针座5上设有匹配的采血针6和密封盖9。当需要采血时,将采血针6通过螺纹或卡接的方式安装到针座5上,调整推杆1使其前端进入凹槽8,旋转推杆1一定的角度,推杆1与活塞3安装完毕,将采血针6刺入人体,一只手通过固定台7定位,另一只手通过推杆1拉动活塞3移动,血液就会被抽入采血管2,通过观察采血管2表面的刻度线4,当抽取的血液达到规定的量时,停止拉动推杆1,同时将采血针6拔出人体,采血完毕。需要存档或检测采血管2里的血液时,将采血针6从针座5上取下,将密封盖9安装在针座5上,调整推杆1的前端,将推杆1从凹槽8中取出,在采血管2上做好标记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侠,未经李文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膜识别装置及虹膜识别方法
- 下一篇:心电图电极夹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