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4139.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许慕伟;洪保坤;严小霞;周瑜;刘佳;张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0 | 分类号: | B21D1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弧形 构件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主要用于弧形钢梁和钢板、钢板折弯以及顶管(钢管圆度矫正)的制作。
背景技术
现有弧形钢梁和钢板折弯、钢管的圆度校正一般都采用热校和重压的方法,耗时、耗气、费人工,同时,对设计要求的弧度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判断,效果差、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气、省人工、效果好、精度高的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包括一框架组件,框架组件内竖直设置有一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缸尾焊接一钢板,液压油缸缸尾与框架组件的上边框相连。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所述框架组件内竖直设置有一圆管组件,所述液压油缸设置于该圆管组件下方,圆管组件包括一圆管,圆管上、下端各焊接一块钢板,圆管组件上端的钢板通过螺栓与框架组件的上边框相连,圆管组件下端的钢板通过螺栓与液压油缸缸尾的钢板相连,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衬垫有一压块组件。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所述框架组件的下边框上衬垫一垫块,垫块置于所述压块组件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千斤顶工装,通过手动增压感使液压油进入油缸,使液压油退回到油箱工作原理,再利用压块组件调整液压油缸活塞杆的有效高度,固定好钢梁、钢板或钢管构件。通过手动增压杆增加液压油缸外力,对钢梁、钢板或钢管施加外力以达到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简易,较好保证弧形梁弧度、钢板的折弯以及钢管的圆度要求,省时省工也节省气体,效果好、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的实施例1(弧形钢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的实施例2(钢板折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的实施例3(顶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管组件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缸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组件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组件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块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
液压油缸1、圆管组件2、框架组件3、压块组件4、钢梁5、钢板6、垫块7、钢管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弧形钢梁)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框架组件3,框架组件3由六个方管组成,框架组件3内竖直设置有一圆管组件2,圆管组件2直径为Φ600 mm,长度800mm,圆管组件2下方竖直设有液压油缸1,圆管组件2包括一圆管201,圆管201上、下端各焊接一块钢板,液压油缸1缸尾焊接一钢板,所述圆管组件2上端的钢板通过螺栓与框架组件3的上边框相连,圆管组件2下端的钢板通过螺栓与液压油缸1缸尾的钢板相连,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端衬垫一压块组件4。利用压块组件调节液压油缸活塞杆有效高度。
所述液压油缸1连接有一手动增压杆,通过手动增压杆使液压油进入油缸,使液压油退回到油箱工作原理,对钢梁、钢板或钢管施加外力以达到弧形。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钢板折弯)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框架组件3的下边框上衬垫一垫块7,垫块7置于所述压块组件4正下方。
实施例3: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顶管)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3可以看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省却圆管组件2和压块组件4,液压油缸1通过其缸尾的钢板直接与框架组件3的上边框相连,而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直接压在钢管8上,钢管8直接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3的下边框上。
参见图4~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管组件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缸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组件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组件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块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