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用的双CPU控制的出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3979.2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渝;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能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使用 cpu 控制 出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微机保护装置中的出口电路。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出口电路控制开关跳合,从而控制一次设备的投切。因此出口控制电路必须稳定可靠,安全性高,必须防止“拒动”和“误动”。而目前的电力系统,重要设备除了主保护设备外都考虑了相应的后备保护,因此,全部“拒动”的概率不大,但当单个设备“误动”时就会造成停电事故,甚至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出口电路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来防止误出口。
目前微机保护使用双CPU乃至多CPU系统越来越常见,普遍使用的模式是一个CPU负责采样计算,另外一个CPU负责逻辑判断,出口控制,这种模式下,一旦负责出口控制的CPU运行出错就有可能造成误出口,因此必须采取与单CPU模式下不同的出口回路控制措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微机保护装置中的双CPU控制的出口电路,提高了出口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中使用的双CPU控制的出口电路,它包括与单片机使能管脚MCUGPIO1相连的一号非门U1A,一号非门U1A与与非门U2A的输入管脚2脚相连,与非门U2A的另外一个输入管脚1脚为单片机的IO口TPU1脚,与非门U2A的输出管脚3脚与一号光耦BO1的发光二极管负端相连,发光二极管正端经一号电阻R1接正电源VCC,一号光耦BO1的受光器正端接24V正电源,受光器负端DO1作为跳闸继电器控制电源的输入控制脚连接到跳闸继电器K2的控制管脚4脚上;跳闸继电器K2的电源控制脚1脚接QD24-,跳闸继电器K2的输出接点TZ+、TZ-作为出口回路的跳闸接点;它还包括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管脚DSPQD相连的二号非门U3C,二号非门U3C的输出端接一号与门U4B的输入管脚5脚,一号与门U4B的另外一个输入管脚4脚为单片机的IO管脚BS1,一号与门U4B的输出管脚6脚与二号与门U4D的输入管脚12脚相连;单片机的另一个IO管脚BS1和单片机的IO管脚TQD分别与三号与门U4C的输入端管脚相连,三号与门U4C的输出端管脚与二号与门U4D的另外一个输入管脚13脚连接,二号与门U4D的输出端管脚11脚经过二号电阻R2接到二号光耦BO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端,二号光耦BO2发光二极管的负端接地,二号光耦BO2受光器正端接24V正电源,受光器负端TJQD作为启动继电器控制电源的输入控制脚连接到启动继电器K1的控制管脚1脚上,启动继电器K1的电源控制脚16脚接24V电源负端,启动继电器K1的接点5、12连接24V电源负端,接点8、9作为启动继电器的输出点QD24-与跳闸继电器K2电源控制脚1脚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CPU控制的出口电路,装置采用单片机(MC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协同工作的双CPU模式,DSP负责根据数据计算结果通过光耦打开或者闭锁启动继电器,单片机负责打开或者闭锁跳闸继电器,同时单片机也可以通过光耦闭锁启动继电器。
采用以上双CPU控制的出口电路,当单片机检查到系统有故障时,可以立即通过启动闭锁输出管脚BS1闭锁继电器的启动回路,同时关闭跳闸出口。而当DSP检查到系统有故障时候,则立即通过IO口DSPQD闭锁继电器的启动回路,此时即使单片机端有跳闸输出也会因为启动回路被闭锁而不能跳闸。采用本双CPU控制的出口回路后,系统必须在DSP和单片机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出口跳闸,这就避免了双CPU系统中某一CPU故障,采样异常情况下的出口“误动”,大大提高了双CPU微机保护装置出口回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示为双CPU系统出口控制回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为双CPU系统出口控制回路的原理示意图,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单片机使能管脚MCUGPIO1相连的一号非门U1A,一号非门U1A与与非门U2A的输入管脚2脚相连,与非门U2A的另外一个输入管脚1脚为单片机MCU的输出管脚TPU1脚,与非门U2A的输出管脚3脚与一号光耦BO1的发光二极管负端相连,发光二极管正端经一号电阻R1接正电源VCC,一号光耦BO1的受光器正端接24V正电源,受光器负端DO1作为跳闸继电器K2控制电源的输入控制脚连接到跳闸继电器K2的控制管脚4脚上,跳闸继电器K2的电源控制脚1脚接QD24-,跳闸继电器K2的输出接点TZ+、TZ-作为出口回路的跳闸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能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能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3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
- 下一篇:新型弹性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