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旋转压缩机油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3951.9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利昌;陈达光;袁亮贵;郝唯;安吉阁;李玉斌;王恩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旋转 压缩 机油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油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卧式旋转压缩机由于重心低,震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在冰箱、空调等应用系统中。卧式压缩机的电机及压缩单元均横置于密封的壳体内,压缩单元的主轴承通过外环密封壳体的两侧,密封的两侧分别形成压缩单元腔与电机腔,压缩单元的排气口设置在电机腔的一侧,排气管设置在压缩单元腔的壳体上,压缩单元末端设置有引导润滑压缩单元润滑油的回油弯管,在主轴承上设置有形成两腔室压差的压差装置,压差装置上设置有使压缩气体通过的气体回流孔。
卧式压缩机工作时,通常从压缩单元排出的压缩气体排向电机腔一侧,为了冷却电机,常常需要让排出的压缩气体流向电机的另一端后再循环流回来,最后从压差装置的气体回流孔流入压缩单元腔,最后从压缩单元腔的排气口流出压缩机。压缩气体经过电机循环后再进入压缩单元腔排出,已达到冷却电机的目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压缩气体流入电机腔后,大部分压缩气体未经电机的另一端循环后再流入压缩单元腔,而是直接从压差装置的气体回流孔流入压缩单元腔,只有少量的气体从流入电机的另一端后再流回,不能很好的冷却电机,导致电机过热,从而影响压缩机的性能,某些条件下还会因电机过热导致压缩机的毁坏;另外,在排出压缩机的压缩气体中含有较多润滑油,过多的润滑油会影响压缩气体在系统中的 热交换能力,使系统的能效降低,因而有在卧式压缩机里出现有挡油装置,通常情况下,是在转子上设置片状的挡油片,能减少一定量的排出压缩气体的含有量,但是由于挡油片的设置,对压缩气体在电机腔的流动造成了阻碍,降低了气体在电机腔的流动性,影响了对电机的有效降温,增加了电机过热造成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是针对目前卧式旋转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气体在电机腔循环不畅导致电机过热以及排出压缩气体含油量过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油分离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油分离装置,所述卧式压缩机的电机及压缩单元均横置于密封的壳体内,所述压缩单元的主轴承的外环固设在壳体内并密封壳体的两侧,密封的两侧分别形成压缩单元腔与电机腔,主轴承上设置有压差装置,压差装置设置有连接两腔室的气体回流口,压缩单元的排气口设置在电机腔的一侧,排气管设置在压缩单元腔的壳体上;电机转子远离压缩单元的末端面设置叶片。
其中所述电机的转子上设置有贯通转子两端的连通孔。
其中所述叶片为弧形面或直面或弧形面与直面的组合。
其中所述叶片与一圆盘一体设置,叶片设置在朝向转子的一面。
其中所述圆盘设置在电机凸出平衡块上,圆盘上设置有铆钉孔,平衡块的基平面上设置铆钉柱,圆盘通过铆钉固定在铆钉柱上,圆盘上还设置平衡块铆钉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消声器的电机转子远离压缩单元的末端面设置叶片,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从压缩单元压缩后的压缩气体通过转子间隙流向转子的远离压缩单元端时,转子带动 叶片旋转,容易形成一定真空度区域,从而加速压缩气体从压缩单元端向远离压缩单元端压的流动,流动的压缩气体大部分通过外围的电机定子与壳体间隙流回近压缩单元端的电机腔,再通过压差装置的气体回流孔流入压缩单元腔并排出压缩机;大部分气体参与了在电机腔里的循环流动,有效的对工作中电机的冷却,减少了电机过热造成的危害;另外由于叶片的旋转,混合有润滑油的压缩气体中的润滑油滴在叶片旋转时会附着在叶片上,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侧,有效的减少进入应用系统的润滑油量,增强压缩气体在系统中的热交换能力,提升了压缩机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叶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3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