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景深、定焦数码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93908.2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京;刘云峰;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国通(北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27/00;G03B17/1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深 数码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相机,尤其涉及一种大景深、定焦数码相机。
背景技术
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DC),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根据镜头的不同,数码相机又可以分为变焦数码相机和定焦数码相机。变焦镜头组由于其焦距范围较大,在每个焦距上变焦镜头既要保证各种像差、色差得到补偿,又要保证景深足够大,再加之实际的镜头还受到玻璃片数及结构尺寸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会带来变焦镜头调焦不准、不易操作等诸多问题。定焦镜头的设计相对变焦镜头而言要简单得多,而且定焦镜头相对于变焦镜头的最大好处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特别适合大型的风光摄影和大型的集体合影拍照。
传统的镜头的结构形状、色散系数等参数与成像条件匹配得不好,无法得到足够大的景深,因此无法保证近景和远景同时清晰。目前,虽然很多消费者会采用透镜数很多光学镜头进行拍摄来克服上述问题,但这样镜头不但笨重昂贵,且操作十分复杂,并不适合广泛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景深、定焦的数码相机,以解决传统定焦相机镜头景深小问题,其在降低成本、简化操作的同时,保证了近景和远景的同时清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景深、定焦数码相机,一种大景深、定焦数码相机,包括光学器件组、微处理器、液晶屏幕、储存器和锂电池,所述光学器件组包括镜 筒、镜头和压圈,镜头由压圈压紧在镜筒内,所述镜头为焦距恒定且基准物平面为调焦物距处的物平面的镜头,所述镜头包括四块光学透镜,按入光方向顺序排列依次为:第一透镜,其为双凸片;第二透镜,其为凹凸片;第三透镜,其为双凹片;第四透镜,其为凸凹片。
进一步地,所述大景深、定焦数码相机还包括成像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元件为CCD或CMOS感光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与成像器件之间无需任何额外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大景深、定焦数码相机,其设计简单、成本低廉、镜头与成像器件之间无需插入额外的元件,不但克服了变焦镜头调焦不准、不易操作的问题,解决了定焦镜头景深值不理想、笨重昂贵等诸多问题,还通过选择实际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调焦物距处的物平面为基准物平面,对镜头的光学系统的参数进行设计,使该设计可最大程度的接近调焦物距的理想景深值,从而提高了在特定观察场景下的景深范围,得到了较好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定焦镜头的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焦镜头的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器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数码相机的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传统的定焦镜头,其光学系统参数往往采用无穷远处的物平面为基准物平面来设计(图1所示为传统的定焦镜头的光学系统成像原理图),以无限远处为基准物平面设计出的光学参数与实际工作状态的成像条件不 能很好的匹配,导致无法得到足够大的景深。在图1中,S为像平面,M为弥散圆,C为景深近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景深、定焦数码相机,包括光学器件组、微处理器、内置储存器、液晶屏幕、可移动储存器、接口和锂电池,所述光学器件组包括镜筒1、镜头3和压圈2,镜头3由压圈2压紧在镜筒1内(如图3所示),镜头3的焦距恒定,镜头3的光学系统的参数包括透镜的表面曲率半径、厚度、位置、折射率和色散系数,是通过选择位于镜头实际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调焦物距处的物平面为基准物平面而进行设计的。
申请人于2010年02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010117202.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的设计方法,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数码相机,其镜头的焦距恒定,无需插入额外的元件,不但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设备笨重昂贵,调焦不准等问题,而且通过选择实际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调焦物距处的物平面为基准物平面(如图2所示),对镜头的光学系统的参数进行设计,使该设计可最大程度的接近调焦物距的理想景深值,从而提高了在特定观察场景下的景深范围,得到了较好的拍摄效果。在图2中,S为像平面,M为弥散圆,A为景深远距,B为调焦物距,C为景深近距。
本实用新型中,镜头包括多片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国通(北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国通(北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3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阅片器
- 下一篇:可快速定位的光学镜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