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阑叶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3592.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兴;王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金;朱国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阑叶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阑叶钳,用于人体胸腔内组织器管抓取,属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创腹腔镜人体胸腔内手术中,需要对人体胸腔内组织器管进行抓取,特别是肺叶抓取确保不会脱离和脱落,以便手术顺利进行。现有技术是采用普通抓钳进行抓取,其缺陷是普通抓钳钳夹细长,而肺叶软脆,在抓取中极易导致肺叶的脱落和撕裂,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抓取肺叶抓时不会脱落和损伤肺叶的胸腔阑叶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阑叶钳,包括手柄、支承块、连扳、钳杆、固定钳夹、活动钳夹、拉杆、钳座;手柄转动连接在支承块上;连扳与手柄转动连接;拉杆一端与活动钳夹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扳转动连接;钳杆一端与钳座固定,另一端与支承块固定;固定钳夹固定在钳座上,固定钳夹分为第一夹齿区和第一连接区;活动钳夹转动连接在钳座上,活动钳夹分为第二夹齿区和第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夹齿区和第二夹齿区均为椭圆形,在第一夹齿区上开有一号槽,在第二夹齿区上开有二号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号槽和二号槽均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进行肺叶抓取,不会脱离和脱落肺叶,也不会损伤肺叶,手术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钳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钳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手柄1、支承块2、连扳3、钳杆4、固定钳夹5、活动钳夹6、拉杆7、钳座8、铰链螺栓9、冲洗孔10。
手柄1用铰链螺栓9转动连接在支承块2上。
连扳3与手柄1转动连接。
钳杆4一端与钳座8固定,另一端与支承块2固定2。
冲洗孔10安装在钳杆4上。消毒液注入冲洗孔10,可以冲洗钳杆内的人体残液,进行管内消毒。
固定钳夹5分为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夹齿区11和第一连接区12,第一连接区12固定在钳座8上,使得固定钳夹5固定在钳座8上。在第一夹齿区11上开有一号槽15和固定钳夹无损夹齿16。第一夹齿区11为椭圆形。一号槽15为椭圆形。
活动钳夹6分为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夹齿区13和第二连接区14,第二连接区14转动连接在钳座8上,使得活动钳夹6转动连接在钳座8上。在第二夹齿区13上开有二号槽17和活动钳夹无损夹齿18。第二夹齿区13为椭圆形。二号槽17为椭圆形。
拉杆7套装在钳杆4内,其一端与连扳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活动钳夹6转动连接,具体是与第二连接区14转动连接。
在微创腹腔镜人体胸腔手术中,呈椭圆形的第一夹齿区11和第二夹齿区13夹紧肺叶的面积大,一号槽15和二号槽17使钳夹夹紧肺叶牢固,无损夹齿16使夹紧肺叶不会随意损伤。
本实用新型是金属材料制作,也可以用高温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金;朱国华,未经张永金;朱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3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风门电位器
- 下一篇:一种语音控制显示屏显示内容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