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盔气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3571.5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远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F16K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75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盔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盔的配件,特指一种头盔气囊。
背景技术
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驾驶者在骑车的时候都应佩戴头盔进行保护。由于每个人的头型、大小均不相同,其佩戴头盔的松紧程度也都不相同。现有的方法是依照头盔佩戴时的松紧程度,制作相应的海绵衬垫放置在头盔内,同时,其海绵衬垫内还会设置有气囊,可对其进行调节。
因此有人设计出名为“一种头盔气囊”(中国专利号200920198934.5、授权公告号CN201563683U),其主要由囊体、气管、充气球、排气阀组成,当气囊需要进行充气时,挤压充气球,从外界吸入的空气并通过气管充入囊体内;当充气过多时,可通过排气阀进行排气,用以调节囊体的厚度。
由于充气球的充气端直接与排气阀相连接,这就容易产生漏气现象,破坏了气囊的密封性,同时,两侧的囊体是通过气管与排气阀及充气球相连接,由于气管直径较小,且长度较长,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拉扯,造成气囊整体不可修复的损坏,增加的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抗拉能力强且调节方便的头盔气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头盔气囊,包括有气囊体,与气囊体相连接的充气球,其中,所述充气球两端分别胶接有吸气阀和排气阀,所述气囊体与排气阀另一端胶接,其气囊体上还设有放气阀,所述吸气阀与排气阀均为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在充气时,其充气球直接对气囊体进行充气,且,充气球通过吸气阀吸取外界空气,并通过排气阀将空气注入气囊体内。上述吸气阀及排气阀与气囊体或者充气球均采用胶接,以确保充气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上述放气阀独立的设置在气囊体上,当需要进行排气时,只需按下按钮即可,操作简便。
作为优化,上述放气阀由按钮、弹簧及设有排气孔的固定座组成,其固定座与所述气囊体胶接,所述按钮上设有排气杆,其排气杆端部设有堵气锥,该排气杆与弹簧套接,并与排气孔插接,该弹簧一端抵在固定座上,所述堵气锥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所述排气杆的直径小于排气孔的直径。如此设计,可有效的对气囊体进行密封。当气囊体内充满气时,抵在固定座上的弹簧以其自身的弹力,通过按钮施加到排气杆上,使排气杆端部的堵气锥与排气孔密封配合,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及抗拉性,可有效的调节头盔内多余的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头盔气囊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气阀的剖视图。
图中,1为气囊体,2为充气球,3为吸气阀,4为排气阀,5为放气阀,6为按钮,7为弹簧,8为固定座,9为排气孔,10为排气杆,11为堵气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头盔气囊,包括有气囊体1,与气囊体1相连接的充气球2,其中,所述充气球2两端分别胶接有吸气阀3和排气阀4,所述气囊体1与排气阀4另一端胶接,其气囊体1上还设有放气阀5,所述吸气阀3与排气阀4均为单向阀。
上述放气阀5由按钮6、弹簧7及固定座8组成,其固定座8与所述气囊体1胶接,该固定座8开有排气孔9,其按钮6上设有排气杆10,其排气杆10端部设有堵气锥11,该排气杆10与弹簧7套接,并与排气孔9插接,该弹簧7一端抵在固定座8上,所述堵气锥11的直径大于排气孔9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远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台州远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3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棒防应力存放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善散热效果的屏蔽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