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坐躺椅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92727.8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平 |
| 主分类号: | A47C1/029 | 分类号: | A47C1/029;A47C7/62;A47C7/38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李卫东 |
| 地址: |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躺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学生用椅子,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坐躺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午睡可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据有关专家介绍,如能放松午睡15分钟,学生下午的学习效率可以明显提高。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基本上都是趴在课桌上午睡,因趴着午睡使脑神经受到挤压、颈椎歪曲,从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眼压升高,故醒来时头晕眼花、手酸脚麻,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近视加重等。现有的坐躺椅,如专利号为ZL200620172638.4的“简易学生午休椅”,其公开的是在后椅脚两旁加装有支撑椅脚的坐躺椅,在躺椅状态时,后椅脚变为前椅脚,支撑椅脚变成后椅脚,由于前后两椅脚的间距不够,不仅造成坐落不稳,容易翻倒,占用空间较大,而且座板前端翘得太高,难于坐上座位,使得学生午睡既不安稳也不放松。 市场上还有一些坐躺椅,要么不能做到坐、躺时都舒服适用;要么折叠型的加长椅靠背又容易夹伤学生手指头,加厚的靠背厚度也占用有限的前后课桌间的空间;还有一些水平面的座板在躺睡时坐不稳,容易滑动并生痛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可使学生午睡既安稳又放松的多功能坐躺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坐躺椅,包括供臀部坐靠的座板、供背部倚靠的靠背和支撑该座板的前、后椅脚,所述后椅脚为向后侧转动的活动椅脚。
本实用新型还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后椅脚下端为自由端、上端与设置于座板下侧的定位装置铰接。
所述座板下侧设有一底板,该底板与座板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侧板连接,底板与座板后侧分别与靠背下部连接,所述座板、两侧板与靠背下部围成一前侧开口的容纳空间。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纵向固设于两侧板外侧的两定位板,所述后椅脚为两只,每一只后椅脚的上端通过转轴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板转动连接;每一只后椅脚所述上端的靠下位置开具有一通孔,在每一定位板上沿后椅脚的转动方向开具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一排调节孔,一调节螺栓穿过一个所述调节孔和所述通孔与对应的后椅脚连接。
每一所述侧板上纵向间隔开具有一排孔,所述转轴依次穿过后椅脚的所述上端、定位板和一个所述孔与对应的后椅脚转动连接。
每一侧板前端面上纵向开具有一排螺栓孔,每一前椅脚通过至少一个螺栓与对应侧板的前端面连接,所述螺栓与螺栓孔配合。
所述靠背上侧设有副靠背,该副靠背上侧设有枕头,所述副靠背和枕头固设于伸缩支架上,该伸缩支架活动插接于所述靠背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坐躺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后椅脚为向后侧转动的活动椅脚,因此,在午睡前,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结合学校的实际空间条件,适当调节后椅脚的转动角度,从而导致靠背和座板整体倾斜,使椅子处于躺椅状态,这样不仅没有占用多余的空间,而且可使学生躺着午睡。加之,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椅脚可根据学生的身高调节高度,有利于学生上课时坐姿正确、防治近视;靠背上还设置有能快捷装卸的可调节高度的副靠背和枕头,使学生午睡既安稳又放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前侧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后椅脚转动后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坐躺椅的一种优选方式,其包括供臀部坐靠的座板10、供背部倚靠的靠背2和支撑该座板的前、后椅脚3、4,所述后椅脚4为向后侧转动的活动椅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椅脚4下端为自由端、上端与设置于座板10下侧的定位装置5铰接,使后椅脚4的下端向后转动,在后椅脚转动的同时,前椅脚3则以其下端与地面的接触点为中心转动,从而将坐椅变成躺椅,并且其整体高度下降,必要时可将椅子置于桌子底下。因此,在不占用多余的活动空间和不妨碍学生原有的学习和活动规律的情况下,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学生躺着午睡,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平,未经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2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式主动推进胶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菌饲料生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