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工件取放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92216.6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寅;司磊;张志锟;刘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1/12 | 分类号: | B65G21/12;B65G4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工件 汽车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汽车生产线上向包边模输送车门或机盖、可减轻工人作业强度的输送装置,属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已经加工成型的车门或机盖输送到包边模设备对车门或机盖的相应部位进行包边处理。现有汽车门盖包边模输送装置主要构成为:两个用于输送门、盖的输送带机构,两个用于导向门、盖的导向机构,和支撑上述机构的底部框架。由于不同车型的汽车车门和机盖的外形不同,其大小、形状和重心位置也不相同,所以现有门、盖的输送装置通常只针对一种车型设计使用,不同门盖需要切换输送装置。此外,现有包边模设备的作业高度在1400mm至1600mm之间,需要操作工人从1400mm至1600mm的高度取放工件,这样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设置顶升机构、便于工件取放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便于工件取放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构成中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左、右输送带机构和左、右导向机构,左、右输送带机构位于左、右导向机构之间,其中,特别之处是:所述装置还设有底架、顶升机构和限位单元,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气缸架上,气缸架与底架固定,气缸杆端部固接支撑架。
上述便于工件取放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角座、限位角架和垫片组,所述角座固定在底架上的四角处,各角座上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角架固定在支撑架下部四角处,各限位角架底部设有垫片组,各垫片组与同方位设置的限位板上下位置对应。
上述便于工件取放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所述四个角座中的其中一个设有行程开关,与该角座对应的垫片组上设有行程触杆。
上述便于工件取放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所述气缸杆端部与支撑架的接触面为球面与平面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汽车门盖包边模输送装置输送车型单一且工人操作费力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所述装置设置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可以将输送带机构及导向机顶起或落下,当顶升机构落下时可以降低工件取放高度,减轻工人作业强度;顶升机构升起时可以将工件输送到包边模设备需要的位置;此外可通过调整顶升高度,扩大输送设备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升起状态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落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有行程触杆的垫片组轴测图;
图5是图2 A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气缸杆端部与支撑架接触部位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1.底架,2.角座,2-1.限位板,3.支撑架,4. 左导向机构,5. 左输送带机构,6. 右输送带机构,7. 右导向机构,8.行程开关,9.限位角架, 10.垫片组,11.气缸架, 12.气缸,12-1.气缸杆,13.行程触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构成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上设有对所输送工件导向限位的左导向机构4和右导向机构7,在左、右导向机构之间设有用以输送工件的左输送带机构5和右输送带机构6。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底架1、用于起落支撑架的顶升机构和限定支撑架升起高度的限位单元,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气缸12,气缸经气缸架11固定在底架1上,气缸杆12-1的端部固接支撑架3。
图1、图2所示为支撑架被顶升机构顶起的状态,图3所示为支撑架随顶升机构落下的状态。
参看图2、图4、图5,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角座2、限位角架9和垫片组10。在底架1的四角处各设有一个角座2,各角座上部设有限位板2-1;在支撑架下部四角处各设有一个限位角架9,各限位角架底部固定垫片组10;各垫片组等高且与同方位设置的角座的限位板上下位置对应,垫片组中垫片的数目和厚度可以根据输送工件的要求设定,已满足不同高度的输送要求,垫片组的高度尺寸越小,支撑架顶升越高,反之亦然。四个角座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向输送带电机传递信号的行程开关8,与该角座对应的垫片组上设有行程触杆13。
参看图6,气缸杆12-1端部与支撑架3的接触面采用球面与平面的接触方式,该结构可在两个气缸动作不同步的情况下,减缓对气缸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顶升机构落下,支撑架3高度降低,以便于工人放置工件,工件放置到位后气缸12工作,气缸杆12-1顶出,将支撑架3顶起;当支撑架升起到垫片组10与限位板2-1接触时,气缸动作受阻限位,与此同时,行程触杆13触压行程开关8,向输送带电机传递信号,输送带工作,向包边模设备输送工件;工件输送到位后输送带电机停止转动,气缸杆反向动作,支撑架3回落到起始状态,一个工作循环结束。上述动作过程可以与PCL及电气元件协调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2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