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推拉式双层液压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2182.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闫利佳;韩继红;蒋兴华;张元健;董伟明;张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5/04 | 分类号: | B23D15/04;B23D3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 双层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液压剪,用于将常温状态下经过双开卷机开卷的带钢分层进行切头切尾。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对冷轧带钢的需求越来越大,带钢冷轧机组向高速和连轧方向发展,近几年国内各大钢铁公司新投产了多条大型带钢冷连轧机组,而双层液压剪是带钢冷连轧机组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如黄石山力1420mm冷连轧机组中就设有双层液压剪。目前为止,传统液压剪存在以下不足:
1.双层液压剪与相关设备间距比较小,这给更换剪刃造成很大的麻烦;在酸洗线中,剪刃更换频繁,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2.以往的双层剪在切带尾的时候如果带尾很短(即长度小于剪刃到夹送辊的距离)会直接留在剪子内部,需要人工方式手动将其取出。这给生产和维修造成很大的不便。
3.在液压剪中,不同厚度的带材对应于不同的剪刃侧隙,调整剪刃侧隙对提高带材质量至关重要。传统液压剪利用调节螺栓带动斜楔实现剪刃间隙的调整,这种办法操作不便,且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以推进拉出的双层液压剪,即可推拉式双层液压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剪切液压缸通过连杆带动刀座上升、下降,本双层液压剪一改以往固定式的结构,整个液压剪形成一个可以移动的框架结构,整体机构位于框架内部。通过推拉液压缸连接整个框架并驱动整个液压剪在轨道上行走,从而将液压剪整体拉出,便于更换剪刃等维修工作。
在剪刃附近设置一个小翻板,由翻板气缸连接并驱动,小翻板另一侧设置过渡导板,过渡导板接着废料收集装置;当带尾落下时,翻板气缸顶起,将小翻板抬起,从而将带尾沿过渡导板送入废料收集装置。
在剪刃间隙调节的位置处,将剪刃间隙调节螺栓改为螺旋千斤顶,由接轴连接传动侧和操作侧两个螺旋千斤顶,每个螺旋千斤顶上部分别设置斜楔;在操作侧设置手轮,手轮通过手轮轴与操作侧螺旋千斤顶连接,手轮上方设置刻度盘,指针由齿轮机构与手轮轴相连,从而直接将间隙数值反应在刻度盘上,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控制简单、性能可靠、完全能够满足冷连轧机组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剪刃附近小翻板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剪刃间隙调节的位置处局部视图。
1、框架,2、剪切液压缸,3、推拉液压缸,4、小翻板,5、翻板气缸,6、过渡导板,7、螺旋千斤顶,8、接轴,9、斜楔,10、手轮,11、齿轮机构,12、刻度盘,13、手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当机组工作时,经开卷机开卷的带材经过液压剪,剪切液压缸2通过连杆带动上刀座下降(下通道为下刀座上升),进而活动剪刃与固定剪刃配合完成剪切。当需要维修或更换剪刃时,推拉液压缸3带动框架1进而使整个剪子在轨道上行走,将液压剪整体拉出,更换剪刃等维修工作变得非常方便。
如图3所示,该液压剪在剪刃附近加了一个小翻板4,当剪切带尾完成后,翻板气缸5驱动小翻板抬起,将带尾沿过渡导板6送入废料收集装置。
如图4所示,当带材厚度发生较大变化需要调节剪刃侧隙时,人工方式转动手轮10,手轮通过手轮轴13与螺旋千斤顶7连接,两个螺旋千斤顶7(传动侧和操作侧)之间由接轴8连接,可实现同步运动。这样手轮转动的同时螺旋千斤顶带动斜楔9上下滑动,进而改变剪刃的侧向间隙。手轮上方设置刻度盘12,指针由齿轮机构11与手轮轴13相连,这样间隙的数值便直接显示在刻度盘12上,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等同构思或者改变,均列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2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MI折弯处补强屏蔽夹
- 下一篇:预熔型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