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剪式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2043.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牛国柱;王向宏;王飞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6 | 分类号: | E01F13/06;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剪式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检票机门禁装置,尤其是可用于交通车站自动检票的一种安全剪式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检票装置作为一种方便智能的门禁在各旅游景点、交通车站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站普遍采用自动检票进站方式。但是在乘客穿行速度较慢,或系统出现错误时,其自动检票机扇门可能会在关闭时挤痛或挤伤乘客。同时,为了防止在一些并发停电的突发事件中造成事故,在断电的情况下,自动检票机剪式门最好能够自动处于开启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剪式门装置,其可实现断电自动开启和过载保护防止误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剪式门装置,包括主动臂、扇门臂和驱动主动臂转动的电机,扇门臂固定连接扇门翼,电机输出轴和主动臂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主动臂上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连接控制电路,其包括金属外壳;扇门臂上设有永磁铁,控制电路接通前电磁线圈的金属外壳与永磁铁相吸;扇门臂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微动开关,杆状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永磁铁,其另一端穿过支架,端部固定连接挡片,杆状连接件与支架之间可相对滑动,微动开关的触头位于支架和挡片之间,挡片与支架间还设有压簧,支架推动压簧压缩可使微动开关的触头与挡片接触,从而接通控制电路,使电磁线圈产生与永磁铁相斥的磁场;扇门臂的底部设有扭簧,扭簧的弹力使扇门臂向开启的方向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安全剪式门装置还包括扇门底座,扇门底座上设有转轴,主动臂和扇门臂通过转轴连接扇门底座,并可分别绕转轴转动;且主动臂可限制扇门臂向扇门关闭方向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安全剪式门装置还包括电机底座,电机底座与扇门底座之间固定连接,电机固定于电机底座上;所述传动机构为,连杆与曲柄之间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主动臂,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正常工作时,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主动臂绕转轴转动,由扇门臂上的永磁铁与电磁线圈的吸引力带 动扇门臂和扇门翼完成剪式门的开关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安全剪式门装置的扇门臂底部连接有限位挡块,扇门底座可限制限位挡块的行程,将扇门臂限制在开启的位置,限位挡块上设有缓冲件,可缓冲由于扇门臂和扇门翼本身的重力造成的限位挡块与扇门底座间的冲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安全剪式门装置的扇门臂的限位挡块上设有扭簧限位件,所述扭簧套在转轴上,其一端固定于扇门底座上,另一端卡在扭簧限位件上,当扇门臂和扇门翼受到扇门关闭方向的大于扭簧弹力的力时,扇门臂将在扭簧弹力作用下回到开启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安全剪式门装置其所述支架和挡片上与压簧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将压簧限制在支架与挡片之间,在扇门翼受到压力,支架压缩压簧时,压簧不会弹出以保证支架上的微动开关能够驱动电磁线圈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磁线圈的控制电路可采用现有技术的成熟电路技术,达到驱使电磁线圈产生与永磁铁相斥的磁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剪式门装置其有益效果为,在正常工作时,控制电路不通电,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主动臂由电机和传动机构驱使转动,主动臂上的永磁铁吸住扇门臂上的电磁线圈金属外壳,从而带动扇门臂和扇门翼转动,实现剪式门的开关动作;断电时,扭簧弹力使扇门臂回到开启位置,可在一些并发停电的事故中保持门禁畅通;在扇门关闭状态或关闭过程中,当扇门翼受到大于压簧弹力的外力时,扇门翼将推动支架向挡板压缩,同时带动微动开关接触挡片进而接通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线圈产生与永磁铁相斥的磁场,斥力驱使永磁铁带动支架和扇门臂脱离主动臂,在拉簧的作用下转向扇门开启位置,从而防止扇门继续关闭夹到或夹伤人。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剪式门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局部结构I的A向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2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同轴分压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自动调节背光的组合仪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