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水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91862.0 | 申请日: | 201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丽 |
| 主分类号: | B65D25/22 | 分类号: | B65D25/22;B65D25/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桶,具体讲是一种提水桶。
背景技术
提水桶是一种可以用来提水、倒水的日常生活用品,其结构一般包括呈上大下小的桶体,桶体上端的桶沿侧边对称设置有供提把两端连接的孔。现有技术的提水桶一般为塑胶制品,在倒水时,一手提起提把,一手扣住桶底边缘向上移动进行倒水,人们往往会因为桶底部没有着力点,而使托在桶底的手滑落,从而造成桶内水溅出或者碰坏桶体。为了防止托在桶底的手滑落,提水桶的生产厂家在提水桶的底部设置有圆环状支架,该圆环状支架可以较为方便地避免托在桶底的手脱落,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在用提水桶倒水时,用手扣紧提水桶底部的圆环状支架,如果桶内的水较多、较重时,扣紧提水桶底部的圆环状支架上的手指因为受力面积小会感觉到疼痛,极不舒服,使倒水的操作极不方便;如果桶的容积较大,盛水较多,在用手扣紧圆环状支架向上提时,很容易将支架掰裂,损坏桶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倒水方便、结构稳定且不易损坏的提水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提水桶:它包括桶体、提把,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桶沿,所述桶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提把的两端通过铰接轴与两个安装孔铰接,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内凹,且两个内凹分布在铰接轴所在竖直平面的两侧。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提水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提水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内凹,且两个内凹分布在铰接轴所在竖直平面的两侧,在倒水时,可以用手托在内凹内,从而使倒水的操作非常方便;该内凹的设置可以充当加强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即使在倒重量较重的水,也不会损坏桶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提把的内侧壁上设有一个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护垫。该柔性材料可以是塑料、泡沫、海绵等,该护垫可以减轻手的磨伤,使倒水的操作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桶体下部的侧壁上分布有多个波浪状的凸起。该波浪状的凸起可以进一步增强桶体底部结构的稳定性,使桶体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水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水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桶体,2、桶沿,3、提把,4、护垫,5、铰接轴,6、凸起,7、内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水桶,它包括桶体1、提把3,所述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桶沿2,所述桶沿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提把3的两端通过铰接轴5与两个安装孔铰接,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内凹7,且两个内凹7分布在铰接轴5所在竖直平面的两侧。
所述的两个内凹7与桶体1为一体注塑成形结构。
所述提把3的内侧壁上设有一个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护垫4。
所述桶体1下部的侧壁上分布有多个波浪状的凸起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丽,未经张海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1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木及其制造和利用方法
- 下一篇:底座包装组件及纸板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