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转锁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1715.3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云;周飞;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东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转锁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转锁紧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锁紧轴类零部件的防转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中,轴是一种常用的旋转部件。轴常常作为低速轻载调节机构的零件,有时候需要其转动,达到调节的目的;有时候需要其不转动,需将轴固定在某一位置或多个位置上。在已有技术中,用于轴类防转锁紧的结构通常有法兰盘式锁紧机构和锁紧螺钉式锁紧机构两种。
法兰盘式锁紧机构具有锁紧可靠的特点。如图4所示,轴4与法兰盘5固定连接,法兰盘5上有若干个孔或止动槽51,通过将止动键6卡入止动槽51,将轴4锁紧,孔或止动槽51的加工工艺差且成本高;调节时,只能通过将止动键6卡入不同的止动槽51来进行轴4的相对位置,不能实现无级调节。另外由于设置了法兰盘5,所以轴4的径向体积较大,导致设备体积增大。
如图5所示的锁紧螺钉式锁紧机构具有径向体积小的特点。但锁紧螺钉7的头部比较尖,锁紧时需将锁紧螺钉7头部压紧在轴4的周面上,往往形成凹坑,过载时还可能划伤的轴4表面,锁紧可靠性差,且对轴体强度、表面质量及装配都具有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转锁紧机构,以提高锁紧可靠性、避免损坏轴表面并实现轴的无级调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防转锁紧机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锁紧销,锁紧销的一端为螺纹段,在锁紧销另一端的外周设置锁紧凹槽;被锁紧轴卡嵌在锁紧凹槽内,被锁紧轴外圆周面与锁紧凹槽的凹面相抵;在锁紧销的螺纹段上套设有用于紧固锁紧销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防转锁紧机构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锁紧销上还套设有与螺母配合使用的垫圈。
所述垫圈为平垫圈。
所述垫圈为弹簧垫圈。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防转锁紧机构,设置锁紧销,通过锁紧销上的锁紧凹槽将被锁紧轴紧紧固定,防止被锁紧轴发生转动。通过轴表面与锁紧凹槽的表面紧密贴合的方式来将轴锁紧,轴 和锁紧销之间的配合为面配合,配合面积大,锁紧可靠性高,不会损伤轴表面。通过螺母将锁紧销紧固,松开螺母即可转动被锁紧轴,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轴的无级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防转锁紧机构,具有锁紧可靠性高、不会损伤轴表面、可实现轴的无级调节、结构简单且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锁紧轴类零部件,用来将轴锁紧防止轴发生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转锁紧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法兰盘式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锁紧螺钉式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附图5中标号:1螺母,2锁紧销,21螺纹段,22锁紧凹槽,3垫圈,4轴,5法兰盘,51止动槽,6止动键,7锁紧螺钉。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防转锁紧机构,包括锁紧销2,锁紧销2的一端为螺纹段21,在锁紧销2另一端的外周设置锁紧凹槽22;被锁紧轴4卡嵌在锁紧凹槽22内,被锁紧轴4外圆周面与锁紧凹槽22的凹面相抵;在锁紧销2的螺纹段21上套设有用于紧固锁紧销2的螺母1。所述锁紧销2上还套设有与螺母1配合使用的垫圈3。所述垫圈3为平垫圈或者弹簧垫圈。
锁紧凹槽22的槽形恰好能够容纳被锁紧轴4,槽底面为弧形,为被锁紧轴4和锁紧销2两个圆柱体相贯后将锁紧销2上二者重合的部分切下后的形状。本实施例中,被锁紧轴4的轴线和锁紧销2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防转锁紧机构,设置锁紧销,通过锁紧销上的锁紧凹槽将被锁紧轴紧紧固定,防止被锁紧轴发生转动。通过轴表面与锁紧凹槽的表面紧密贴合的方式来将轴锁紧,轴和锁紧销之间的配合为面配合,配合面积大,锁紧可靠性高,不会损伤轴表面。通过螺母将锁紧销紧固,松开螺母即可转动被锁紧轴,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防转锁紧机构,具有锁紧可靠性高、不会损伤轴表面、结构简单且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锁紧轴类零部件,用来将轴锁紧防止轴发生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东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东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1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具板体连接用的膨胀式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液压伺服阀的复位机构